不過現在藍飛翔卻告訴嶽淵,他們完成了探索並成功找到了那種量子載體。
看了看全息屏裡顯示的內容,嶽淵有些疑惑道:“它是現成的?”
藍飛翔知道嶽淵說的是哪種量子載體,他笑了笑:“不全是現成的,應該說是動態的。”
說著,他繼續點開幾個小分屏,抬手將這些小分屏挪到嶽淵麵前,然後接著說道:“您看,先輩們的思路沒錯,喚醒者給人類的意識鏈接設備果然就是其中一種應用,它也就是我們能實現第三人稱夢境視角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沒有頭緒,隻是後來在和喚醒者文明的合作中得到了啟發,特彆是本次我們四家在空間等比放縮技術上的合作,我們從喚醒者和噠雅文明那裡得到了很多幫助。”
“當然,也和我們本身技術已經達到要求有關。唔就這麼說吧,我們憑借自身在極微觀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在精神意識領域的大量研究成果,發現了我們人類通過意識鏈接設備進入第三人稱駕駛模式的時候,那種意識脫離了肉體的表現,並且還成功將那種表現記錄了下來。”
“我們將所有的反饋都記錄在那種量子場上,我們發現以第三人稱觀測模式存在的我們隻是精神脫離肉體,而非脫離物質,因為那種狀態下的意識活動也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隻不過那時候的物質變成了量子場形式。”
“在那種狀態下,我們的正常思考、觀察、記憶,以及能‘看’到躺著的自己的現象,都和那種動態量子場有關,我們稱之為思維量子場。”
“對於思維量子場,在六級文明階段,我們也僅僅完成了從一無所知到略知一二的積累,可隨著我們在精神、意識、極微觀等領域的基礎科學成就取得突破,我們便真正有了研究思維量子場的資本”
藍飛翔和嶽淵一邊說話一邊走,兩人很快來到生命科學院內部。
在這裡,藍飛翔給嶽淵詳細講解了他們從研究到發現,再到實驗的詳細過程,還帶著嶽淵視察了他們準備接受誌願者的實驗室。
聽著藍飛翔的介紹,嶽淵已經意識到這項技術真被搞成了,它的出現仿佛勢不可當,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形體技術迎來新的變革,人類所有個體都將會因為它變得更強大。
所有人都能想到這些,不過此時的嶽淵卻想起當年量子生命形態演化路線剛剛被提出的情形。
他記得那會兒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還是易凱,當時這條個體生命演化路線被提出的時候,易凱就給自己遞交了一份古老的紙質版報告,名字似乎叫《量子生命體——生命進化的裡程碑,文明進程的死路》。
“那群老家夥,那段歲月還真是有些懷念啊”嶽淵在心中長歎一聲,他記得易凱那家夥總是喜歡弄出一些地球時代的東西,說一些地球時代的網絡語,跟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些人一樣拘謹。
可惜他們都走了。
嶽淵至今還記得易凱在那份報告中的論述,也正是因為那份報告和當時技術的不足,人類在那時候便封存了量子生命形體的技術,然後繼續在肉體進化路線上深耕。
嶽淵記得易凱一直是肉體進化的忠實擁躉,且一直以來也是做那方麵的工作,而在當年的那份報告文件中,易凱說的東西也是關於肉體進化和其他進化的利害之處,他分彆列舉了人類個體進化路線所帶來的各種可能結果、影響。
意識上傳技術路線,向機械化軀體方向進化的路線是最先被否決的,原因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電子戰艦的存在。
從銀河係出來的且經曆過電子戰艦時代的所有文明,都沒有一個文明敢選擇機械進化路線,同樣理由否決的還有大腦芯片輔助方案。
量子生命形態進化方向,當年易凱覺得不是一個好方案,可現在它卻實現了。
當然,當初易凱反對繼續走量子生命形態進化方向並不是覺得這項技術沒法實現,而是覺得它會給人類文明帶來滅頂之災。
嶽淵記得當初易凱在文件中確實肯定了量子生命形態進化方向的重要意義和偉大成果,也稱讚那將是人類在精神意識領域研究的偉大成就。
但同樣的,也指出了問題所在。
簡單的說就是新生生命問題,易凱擔心被改造成量子生命形態的人類沒法再生育後代,人類文明便也就沒有新生命體誕生。
如此,人類個體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各種戰爭或者意外的發生變得越來越少,最終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對於這個問題,當年支持繼續走量子生命形態路線的科學家給出的方案是,通過封存精子卵子來解決。即,人類可以在進行生命形態轉化之前,建立一個精子卵子庫,隻要想繼續增加人類人口,那就可以進行人工胚胎繁育,誕生新的人類胎兒。
等胎兒長大成人後再進行生命形式轉化,同時,每個新生人類的生命形式轉化之前,都必須提前保存自己的精子卵子,以這種方式持續更新人類的精子卵子庫。
當時易凱還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那就是量子生命形態的壽命和潛力。
回憶過去,嶽淵也順便提了一嘴當初易凱提出的種種擔憂。
對此,藍飛翔給出的答案很簡單,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技術進步。
藍飛翔看向嶽淵,信心滿滿地說道:“嶽帥,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現在的人類文明已今非昔比,當年易凱教授提出的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
整理了一下思路,他繼續道:“首先就是後代的問題,我們現在的量子生命形態可不是真的變成量子幽靈,然後失去管鮑之交的能力,而是可逆的變化。也就是說,我們在完成量子生命形態轉化之後,可以主動轉化成量子人,也可以從量子人狀態再次變成肉體存在。”
“這在之前確實難以想象,但現在我們有弦基計算機,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進行生命形態轉換的時候將兩種形態的信息都記錄下來,我們隻需要將那些信息複製出來給每個個體使用就可以”
頓了頓,藍飛翔繼續說道:“至於說個體生命形態變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肯定有,但不是有社會學家麼,讓他們製定出相關合理的規則不就行了?”
嶽淵點點頭,確實如此。
新技術出現導致社會規章製度落後,那就趕緊製定、更新相應規章去適應新技術,而不是一刀切的扼殺新技術。
而且要快,否則必定會造成社會的各種亂象出現。就如地球時代的電車問題,無人機送餐問題,獨、二、三、四輪車與高低速道路問題,可不就是科技發展和規章製度不協調不同步的問題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