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與寒門:東秦光宗與穆宗時期對門閥勢力的抑製_前秦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前秦書 > 佞幸與寒門:東秦光宗與穆宗時期對門閥勢力的抑製

佞幸與寒門:東秦光宗與穆宗時期對門閥勢力的抑製(2 / 2)

時朱詹、楊運為台相,(嚴)南自以門閥高第,恥居二人之下,常與妻妾言曰“朱楊何來豎子,敢青旗赤車!”(注曰秦製,四台令出行儀仗,青旗赤車)?

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對立以高隆五年的“虞晃案”為總爆發點,?最終,門閥勢力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擊敗了寒門人士,朱詹和楊運二人也在此後不久被彈劾下台,寒門人士最終在秦穆宗初期的政治鬥爭中全麵失敗。此後,雖然寒門人士林絳擔任了在朝政運行中並非多麼至關重要的“秘書台令”,但鄧灼接任尚書台令,劉萇接任中書台令,尚書台與中書台的最高長官之位再度為門閥人士所控製,秦穆宗試圖抑製門閥勢力的嘗試最終也歸於折戟。於是之後的數年中,秦穆宗也過起了遊山玩水、大興土木的奢靡生活,史稱其在位後期“雄心日損,遂不複屬意朝堂,亶歌舞巡遊於內外,委萬機於宰臣耳”。?

結語

綜合上述,可以看到,麵對日益強大的門閥勢力,秦光宗和秦穆宗都在其在位時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企圖抑製門閥勢力的發展。但這對父子采取的手段和取得的結果不甚相同光宗通過以“佞幸”掌控中書通事舍人和尚書檢校郎這兩個“機要”之職,對門閥勢力進行抑製,手段相對緩和,最終對門閥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因此,從總體上看,光宗對門閥勢力的抑製取得了較為成功的結果;穆宗通過以“寒門”掌控尚書台令和中書台令這兩個“台相”之職,對門閥勢力進行抑製,手段相對激進,最終導致門閥勢力與寒門人士之間的政治鬥爭,門閥勢力擊敗了寒門人士,門閥勢力非但沒有得到抑製,反而趁此機會逐漸坐大,因此,從總體上看,穆宗對門閥勢力的抑製取得了基本失敗的結果。

餘論穆宗與東秦王朝

在傳統的曆史敘事中,秦穆宗的形象似乎非常確定,耽於享樂、大興土木、放任門閥勢力坐大的秦穆宗是東秦王朝由盛轉衰的罪人,是一個昏庸之主

穆宗未意奉纂,蒼卒南麵,縱心琴瑟之中,肆意山水之外,門閥朋黨於廟堂,土木興作乎郊野。於是百姓歎怨於道塗,黔首遘逆乎郡縣,綱紀陵夷於洛京,胡狄揚塵乎北塞……皇朝中衰之釁,萌兆在茲矣!?

爰及穆宗成皇帝,留心犬馬之事,肆意山水之間,怨讟興於黔首,邊防弛乎鄣塞。?

(都雲令注曰)嗚呼,以臣觀之,光宗溘然登遐,捐棄烝庶,穆皇奉纂,默然垂拱。而門閥世族,玩珪金鑾;驕藩強嶽,裂土分疆;豪強莊主,侵貧兼弱;鄣塞邊亭,彌廢寖弛。以光宗之神資,稟曠代之權略,尚能條理中外,承平朝野;俟穆宗之怠倦,逢熹宗之顛覆,遂罹倒懸陸沉,人危披發。?

(皇甫佑注曰)以上五事,皆言穆宗之時,黔首之困苦也。?

毫無疑問,秦穆宗在其在位後期,大興土木,浪費民力,這是絕對無可爭議的

五十一穆宗嘗興土木,屬仲夏日烈,頗有勞夫中暍至於死傷。穆宗與中書侍郎綜(注曰冉綜,司徒濤之子)語雲“勞夫多有中暍者,今可多遣良醫赴之,以備再有此事。”侍郎對曰“不如罷減勞役,此病自消。”帝頗不悅。

……

五十三又高隆中,魯郡某縣有破產民為盜,縣吏捕之,押送衙堂。令在,問之曰“何以在此?”賊對曰“今上屢發役不時(注曰王者發民為役,不害農時,故往往在冬,至於春夏秋之役,則謂“不時”),田壟荒蕪,又水旱迭降,征稅寖騰,家中為之破產,無以糊口續命,遂為梁上之事,故而在此也!”令聞之赧然。

……

五十五穆宗既好興土木,頗喜宮台,有漢中人齊努,蘊巧思,善工建,穆宗聞其名,征為工部郎。高隆八年,使修望鳳台於鄴城。努遂窮其奢華,運其妙知,高台重樓,雕欄畫柱,金階玉簷,珍石琉瓦,富麗堂皇之甚,近代以來所未有也。然役夫疲死倒仆者相屬,屍骨堆累於側,其高越乎台閣。既成,帝視台甚悅,稱之曰“此台何其高盛巍壯,若能通天宮!”散騎常侍耿貴在側,犯顏曰“萬人以此入地府,故此台能通天宮。”帝聞此語頗不樂。(注曰以上五事,皆言穆宗之時,黔首之困苦也)?

但是,從他“始即位”時,“勵精圖治”,“欲修政理”,任用“寒門之秀材”,試圖抑製門閥的舉動來看,秦穆宗似乎並非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全然昏庸之主。

事實上,儘管曆史給他的人生開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玩笑,但近乎“臨危受命”的秦穆宗並沒有從一開始就選擇放棄與墮落。相反,起初滿懷壯誌的秦穆宗選擇了比他的父親更為激進的方式,企圖給畸形於曆史大勢(曆史大勢指古代君主專製與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而早衰的東秦王朝下一劑猛藥。然而,據我們所知,曆史的進程往往並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意誌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秦穆宗的努力最終不得不隨著朱詹、楊運的下台而付諸東流了。於是,本就沒有預料到會由自己來承擔如此大的曆史重任的秦穆宗在無可奈何之下,最終選擇了自暴自棄與墮落沉淪。隨之而來的門閥勢力的高漲與北境邊防的廢弛,將東秦王朝埋葬在了洛陽的大火之中。或許,與秦穆宗的“雄心”一同“日損”的,還有東秦王朝本就不那麼強勁的脈搏……

尾注

1(西秦)楊聆撰,(西秦)都雲令注《前秦書》卷22《冉季傳》。

2《前秦書》卷22《馮滌傳》。

3《前秦書》卷22《馮滌傳》。

4值得玩味的是,馮滌留守成都時,負責輔佐郭孝成,而當郭孝成陰謀反叛之時,馮滌故意不予配合,郭孝成在反叛之後卻絲毫不聞曾對其有所侵犯

帝稱尊號,以為司隸校尉。帝東征,滌留守成都,輔佐郭孝成。孝成之陰圖二誌,滌每覺異,而不敢確然,乃假他事運糧草兵仗於關中。直孝成作逆,糧草兵仗不足,故急於聖王戰,敗於南鄭。帝既都洛,召為司隸校尉。(《前秦書》卷22《馮滌傳》)

推其原因,應當是郭孝成也認識到馮滌身上的門閥屬性,因此即使不能將其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之下,也不能與之公開為敵。

5《前秦書》卷22《馮滌傳》。

6《前秦書》卷23《郜芝傳》。

7分彆參見前秦書本傳。

8《前秦書》卷24“史臣曰”。

9《前秦書》卷25“史臣曰”。

10參見張仕一《從東秦後宮看其朝堂政治關係》,2022年7月。

?分彆參見前秦書本傳。

?《前秦書》卷34《郜覺傳》。

?《前秦書》卷34《冉濤傳》。

?《前秦書》卷34《鄧迢傳》。

?《前秦書》卷51中《後妃類中·宣仁鄧皇後》。

?《前秦書》卷51中《後妃類中·宣貞馮貴妃》。

?《前秦書》卷7上《光宗本紀上》。

?《前秦書》卷7中《光宗本紀中》。

?《前秦書》卷7下《光宗本紀下》。

?《前秦書》卷63下《職官誌下·尚書台》。

?《前秦書》卷63下《職官誌下·中書台》。

?《前秦書》卷7中《光宗本紀中》。

?《前秦書》卷29《冉芸傳》。

?《前秦書》卷58《佞幸類·柴蹤》。

?《前秦書》卷58《佞幸類·冰玉》。

?《前秦書》卷29《冉芸傳》。

?《前秦書》卷30《劉布傳》。

?《前秦書》卷34《冉濤傳》。

?《前秦書》卷58《佞幸類·柴蹤》。

?《前秦書》卷58《佞幸類·冰玉》。

?儘管柴蹤此時“加侍中”(侍中為二千石),但根據《前秦書·職官誌上·內侍》“秦製,加官者,品級從本官,俸祿曾領其所加之官俸祿三一。”可知,柴蹤此時官秩仍從中書通事舍人的“中千石”。計算俸祿的話,此時柴蹤的月俸祿為100(中千石)+160\3(二千石月俸祿的三分之一)1533石;太守月俸祿為160石。因此,無論是從品秩上看還是從俸祿上看,太守都要高於柴蹤目前擔任的“中書通事舍人,加侍中”,遑論晉王所言的還是“大郡太守”。

?《前秦書》卷7下《光宗本紀下》。

?《前秦書》卷58“史臣曰”。

?《前秦書》卷8“史臣曰”。

?《前秦書》卷8《穆宗紀》。

?《前秦書》卷8《穆宗紀》。

?《前秦書》卷8《穆宗紀》。

?《前秦書》卷63下《職官誌下·工部》。

?《前秦書》卷37“史臣曰”。

?《前秦書》卷37《朱詹傳》。

?《前秦書》卷37《楊運傳》。

?《前秦書》卷38《冉垕傳》。

?《前秦書》卷38《嚴南傳》。

?關於“虞晃案”的本末,可以參見《前秦書》卷8《穆宗紀》、《前秦書》卷37《朱詹傳》、《前秦書》卷38《冉垕傳》、《前秦書》卷39《冉由傳》,筆者在此不贅述,日後若有機會,筆者將再另撰文討論“虞晃案”的相關問題。

?《前秦書》卷8《穆宗紀》。

?《前秦書》卷8《穆宗紀》。

?《前秦書》卷70《史家誌》。

?《前秦書》卷70《史家誌》。

?(西秦)沈藝撰,(西秦)皇甫佑注《東都世言》卷6。

?(西秦)沈藝撰,(西秦)皇甫佑注《東都世言》卷6。需要注意的是,皇甫佑此處所注中的“五事”指的是《東都世言》第51—55則,但事實上,《東都世言》卷6中第52則之事發生在光宗永弘年間,並非“言穆宗之時,黔首之困苦”,皇甫佑所注此處失考。


最新小说: 公路求生,扛著擺爛反派霸榜第一 我靠經營度假公寓在末世當領主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