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陛下急急召進宮,他就知道沒有好事。
“其實這些事,陛下一言可決,貧僧大膽推測,陛下可是在擔憂什麼?”
朱棣一怔,深邃的目光掃向姚廣孝,定定的看了他許久,才長長歎了口氣。
“打天下易,治天下難啊,朕算是體會到父皇當年那如履薄冰的心情。”
“陛下乃千年聖主,區區小事自不會放在眼裡。”
“不放在眼裡容易,可若真不當回事,這天下怕是馬上要亂了。”
翻出紀綱呈上來的密報“兩淮各府、各州、各縣,這幾個月頻頻出現百姓對抗清丈,與官差對峙的情況,傷了不少人。”
這件事姚廣孝早有聽聞,“是那些士族裹挾的吧?”
“不然呢?”
朱棣冷笑“百姓知道些什麼?清丈田地,攤丁入畝對誰最有好處?還不是這些朕的子民!”
“可大師你看看他們都乾了些什麼?助紂為虐,對抗皇差,就差造反了!愚昧、可恨!”
姚廣孝無心勸解,眉頭緊皺。
若隻是一縣一地,此事還好解決,隻需要調用衛所,出兵彈壓即可。
但現在規模如此龐大,兩淮之地又是稅收重地,一旦激起民變,很容易出大亂子。
援朝之戰正處於關鍵的時候,若這個時候後院起火,整個大明將會處於動亂之中。
不得不說,這些士族真的很會挑時候。
陛下剛剛那一句‘該死’,恐怕說的不是那些被裹挾的百姓,而是背後的人。
“他們想要什麼?”
姚廣孝皺著眉,顯然這個問題不需要答案。
“他們要什麼?他們要土地,要罷學堂,要繼續壟斷讀書的資格,要這天下萬萬百姓,繼續受他們的剝削和欺壓!”
“要朕做一個耳聾眼瞎的好皇帝,什麼也不聽,什麼也不看,與他們這些賢臣良士共治天下!”
朱棣的殺機終究鋒芒而出,“大師你曾勸朕,不可學先帝那般狠厲,要手段溫和一些,
可你看看,朕的手段倒是溫和了,可他們一個個全都開始蹬鼻子上臉!”
“不殺一批,難削朕心頭恨意!”
“是。”
姚廣孝也不是什麼慈善之人。
之前勸陛下莫輕易大開殺戒,是覺得靖難之役死了太多人,恐坐化之後入地獄,難成明佛。
也有部分原因,是在顧慮身後名,不想在史書上被這些文人罵的太慘。
但今天他們能對小蘇下手,明天下一個目標,難道就不會是自己?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可以,但前提是士大夫要聽話,不能老想著做主人,不能倒反天罡。
姚廣孝忽然笑了。
“當年彌勒教作亂之時,教義乃以殺證道,貧僧這次倒不妨學一學這教義,做一做這‘十住菩薩’,陛下,您準備何時動手?”
“不急。”
顯然,朱棣早有了打算。
“朕這次就讓他們好好的查,往深了查,查的越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