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國佬的狼子野心,他心知肚明。
雖然赫本看上去一切都好談,哪怕將倭國七成以上的土地,割讓給大明也無所謂。
但大家彼此心裡都清楚,英方真正所圖的,乃是海峽的控製權。
赫本提出,倭國對馬海峽以北,歸英控製,以南的位置則全部交給大明。
至於對馬島西邊的朝鮮海峽,則隻字未提。
畢竟剛剛吃了一場大敗仗,他們的臉畢竟還有點,沒敢提出要求。
可饒是如此,也把楊士奇氣了個半死。
這群家夥明明被部堂打的丟盔卸甲,連王都被弄死了,居然還有臉提出瓜分倭國?
這要是贏了,你們還不得跑來分咱們大明的土地?
但他也清楚,雖然大明贏了援朝一戰,但英軍在倭國經營多年,還有一戰之力。
尤其他們還留有數個集成旅,以及一支滿編艦隊,還有不少飛機,如果硬要開戰,必然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輸贏暫且不論,大明剛剛經曆過一場大戰,疲憊之師軍心求穩,不宜遠征。
再加上現在政局不穩,以都察院為首的士族官員,正和部堂咬的死去活來,更不是開戰的好時機。
但原則就是原則,在這方麵楊士奇寸步不讓,要求英軍必須立即撤兵,歸還主權。
但這個主權應該歸還給誰,他卻沒說。
至於那個正主,被派來求和稱臣的足利義持,被雙方同時默契的忽略了...
楊士奇不明白,為什麼部堂那麼討厭倭國,但部堂所恨,便是吾等之仇寇,對他們自然沒好臉色。
尤其是這小小倭國,自洪武爺在的時候就很不老實,還敢以東方日出之國自詡,殺我上朝來使,
如今更引狼入室,勾結番子侵略李朝,現在到了新仇舊恨一起算的時候。
順風順水的時候,拎著刀衝到人家家裡喊打喊殺,如今眼瞅著打不過了,又想縮起脖子裝烏龜,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想得美!
麵對足利義持的一次次請見,楊士奇連麵都沒有見,隻是派人告訴他一句話——你們的誠意,還不夠。
足利義持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大明究竟要什麼?
難不成...他們想要徹底統治整個倭島,將他們泯滅在曆史中?
無奈之下,足利義持想到了最後的辦法,找到了能最快、最有效解決問題的那個人——晉國公蘇謹。
本以為至少還要吃幾次閉門羹,卻沒想到,晉國公很痛快的接見了他。
隻不過這見,還不如不見...
揭見的過程中,足利義持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蘇謹不待見他,或者說對整個倭島都有巨大的成見。
他不知道晉國公對他們的成見,為什麼會這麼大,但從蘇謹看向他的眼神中,能感受到深深的恨意。
離開國公府的時候,他手裡緊緊捏著蘇謹給他寫的條子,那是對倭的條件,腦海中隻剩他和蘇謹的最後對話——
“敢問閣下,為何對鄙國有如此大的惡意,或者說成見?鄙人不記得有冒犯過您。”
“不不不,你誤會了,我隻對你們的男人有成見而已。”
足利義持猶自記得,臨彆之時,蘇謹那似笑非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