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就像漳州知府永遠也無法理解蘇謹心中的想法一樣。
朱棣最近的動作很詭異,似乎在急著完成什麼布局,恨不得能把十年的工作全都壓縮到一年去做。
雖然搞不懂他的想法,但蘇謹心裡清楚,自己必須趕緊處理好眼前的事情,然後儘快啟程。
自打自己被‘貶’為縣令以後,朱高燧那邊的來信次數,就開始變的越來越頻繁,幾乎每半個月就有一封信寄到漳州。
給蘇謹寫信的頻率甚至比給他爹的次數都高,也不知朱老四知道了,會不會被氣死。
不過好在,傳來的消息雖談不上有多好,至少也不算壞。
原本被歐洲貴族圍攻的朱高燧,在約翰死後,對方不知怎的就停了火,對峙雙方忽然陷入了僵局。
那些圍攻他的歐洲貴族,一時間齊齊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仿佛在等什麼。
他們也不退走,將曼德海峽死死圍住後,在對岸的吉布提布下重兵,與荷台達遙遙對峙。
蘇謹心裡清楚,他們是在等一個結果,一個來自於英國本土,最後誰才是真正贏家的結果。
英軍退兵以後,為防止他們借故盤旋不去,永寧衛硬是‘護送’他們過了交趾,直到他們消失在馬喇加海峽,才緩緩回航。
這批艦隊似乎是收到了什麼指令,並未做任何停留,用最快的速度航向本土。
與之前拖拖哎哎的態度截然不同,也難怪蘇謹起疑。
如今大明三大衛——天津衛、威海衛以及永寧衛,對於海防來說早已遠遠不夠。
雖然朱棣暫時沒有新增和這三大衛同級的衛所,但僅福建一帶,金門所、六鼇所、鎮海衛等諸多海衛,開始慢慢不受地方節製。
尤其是鎮海衛,現在早已形成不亞於永寧衛的獨立軍政體係,並成立了海防艦隊。
雖然還不及永寧衛規模龐大、士兵訓練有素,但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尤其是在永寧衛回航休整之後,朱棣下旨調永寧官兵,充入各個衛所的動作,其目的一目了然。
“嶽飛嗎...”
“啊?老爺你說什麼?”
在和主母重逢以後,隻要不在家裡,老爺的臉上總是愁容不展,馬三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沒事。”
搖了搖頭,蘇謹嘴角噙著苦澀。
都說嶽飛哪怕過了一千年,他還是必須死,這話雖然偏激,但還是有些道理在裡麵。
尤其是在以文禦武的宋朝,哪怕重複一千次,嶽飛之死也是必然的事。
緣由很簡單,嶽家軍的戰鬥力越強,朝廷就越害怕。
因為嶽家軍完全不屬於朝廷統治,而是由嶽飛私募、訓練的一支部隊。
趙構如何不害怕?
說白了,其實就和蘇謹現在的蘇家軍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彆是,朱棣並不忌憚慎海衛,或者說,忌憚也沒用。
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蘇謹‘懂分寸’,慎海衛所部從不參與地方事務。
甚至他們連固定駐軍的地方都沒有,蘇謹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去。
這樣一來,除了最開始成立時的泉州,慎海衛幾乎沒有任何地方的民心支持,自然也不需太過忌憚。
而永寧衛則完全不一樣。
他們是朝廷的軍隊,但多年來卻被朱允熞一直帶著,對其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