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
馬三愕然看著眼前的電文:“這幫家夥也太沒出息了吧?還沒打兩下就投降了?”
蘇謹倒是一點都不奇怪:“他們和咱們不一樣,沒有為民族大義犧牲的意識,打不過就投降,在他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關於民族意識形態的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解釋的清,蘇謹也沒興趣給馬三普及這些知識,後者也大概率不怎麼愛聽。
其實說白了,現在的這夥歐洲人,基本還沒有脫離海盜的思維模式。
不管是維京海盜也好,撒拉遜海盜也罷,都是刻在骨子裡的弱肉強食的思維模式。
對於強者他們會極端的服從,可一旦發現這個強者露出疲軟的一麵,又會立即露出猙獰的牙齒,上前將其分食。
對於這樣的敵人,僅靠以德服人是遠遠不夠的,他們也未必能明白你的苦心。
最好的辦法,是在大炮上刻上‘德’字,物理馴服了再說。
至於德不德的,那是後話。
“那老爺,咱們接受嗎?”
蘇謹沈吟半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接受吧,讓弟兄們都小心點,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就大炮轟他娘的。”
“是。”
慎海衛迅速派出數艘快艦前去接收俘虜,受降的事情倒是很順利。
明顯這個鮑爾是個聰明人,知道耍詐也沒用,倒是心甘情願的選擇投降,沒耍什麼小心思。
詐降的事情在歐洲不是沒有,但隻要做過一次,以後就不會有人再接受你的投降,絕對會成為眾矢之的。
在投降這件事上,他們還是很講誠信的。
蘇謹之所以接受投降,一方麵確實是因為自己帶的彈藥有限,不能隨意浪費。
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
可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英式火箭炮。
他倒要看看,這英國佬弄出來的火箭彈,和自己的喀秋莎相較如何。
幾個時辰之後,蘇謹終於看到了被搬到自己艦上,英式自製的火箭炮。
慎海衛現在所用的,還是當初倉庫裡提出來的喀秋莎,主要為十六管的籠式火箭彈。
而威爾斯弄出來的這種,同樣是籠式的,不過是十二管。
戰鬥部、裝藥部、裝載部等部位一應俱全,大同小異,就連口徑也差不多。
“嗯,不是英式的,也是基於俄式火箭炮基礎改良的。”
一眼看去,蘇謹就看明白是怎麼回事。
畢竟火箭炮這玩意的結構十分簡單,甚至比火炮還要簡單,難的是鋼材料。
因為火箭彈射出後,依靠的是自身的推力完成目標打擊,而不是基於火炮的火藥。
所以相較於傳統火炮,炮管需要承受的膛壓並不算很高。
唯獨對火箭彈的生產要求很高,每一枚的造價也並不便宜。
好在這些年蘇謹一直在發展基礎工業,如今山西腹地更是大明最重要的軍工基地。
他出發之前的這大半年,就解決了火箭彈的生產問題。
不然僅靠倉庫的那點東西,他早就坐吃山空了。
不止如此,黎城軍工廠生產的改良式火箭炮也已出現,隻不過目前剛剛投入量產而已。
拿英式火箭炮試射了幾發,隋越、朱允熞幾人默默在一邊做起了評估。
但評估的結果,卻不是那麼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