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夥明軍居然學他的戰法!
太狡詐了!
最過分的事,模仿他也就算了,丟出來的水雷居然比他還多!
看著海麵上那密密麻麻的破木箱子,巴提頓時被整了個大破防,嘴裡‘憋斥’、‘憋斥’罵個不停,一時間卻毫無辦法...
整個戰場布滿了雙方的水雷,一時之間誰也拿對方沒有辦法,隻能草草收兵,擇日再戰。
不過經此一役,無論是朱允熞還是巴提,都不敢再小瞧這個對手。
無論是戰術,還是臨時指揮變通的能力,兩人都不是弱者。
慎海衛退向身後的貝拉港,一個被大明稱之為慢八薩的海港附近。
這裡現在已經是英占殖民地,但是並沒有主力艦隊駐航。
主要還是因為木骨都束一帶實在太亂,海盜眾多,其中很多海盜都是來自被英占去的非洲國家,自然對其深恨。
彆的國家艦隊出現在那裡還好,可是英國艦隊一旦出現,就意味著被偷襲幾率呈幾何倍數增加。
雖然不至於打不過,但每次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贏得戰爭,卻隻能看著破銅爛鐵發呆。
這種拿不到任何好處的賠本生意,英國人自然不乾。
所以他們索性放棄了木骨都束的海域掌控,轉而加強對莫桑比克海峽的控製。
慢八薩一帶雖然名義上屬於英國,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守軍,艦隊也早早被巴提調走。
十月就這麼匆匆而去,在雙方的對峙中步入十一月,距離新年隻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雖然時至新年,但大明上下朝臣,卻沒有一點準備迎接新年的心思。
他們都快忙瘋了。
今年最忙的,既不是出錢最多,每天打著算盤、掰著指頭過日子的戶部,
也不是考核天下官吏,不斷學習、適應新的官政體係的吏部,
更不是為了打仗,上下調度,既要籌備軍資,還要堵在戶部大門口要錢的兵部。
反而是一向不顯山、不露水的工部。
永樂二年是個難得的好年景,既沒有什麼大的天災,也沒有什麼人禍。
黃河母親也難得的溫婉賢淑一回,沒有發出來自老母親的咆哮。
可偏偏這一年,最忙的卻是工部...
鄭賜也納了悶了,咋他到哪哪忙活?
活脫脫一個加班之神。
之前在工部的時候,不是這裡鬨災、就是那裡缺糧,每天乾著拆東牆補西牆的活計。
好不容易調去了戶部,作為財神爺的他,卻隻能掰著手指頭過日子,每天被人堵著門要債。
這才剛調回工部,就趕上蘇大瘟神的第一個永樂計劃————修鐵路。
雖然之前鐵路也一直在搞,但主要是聯通南京、山西、北京,以及周邊諸省一線。
雖然工期壓的很短,但好在之前各段陸續在建,他隻需要完成最後的補完計劃就行。
但隨著西洋大戰逐步開啟,朱棣大老爺給他下了一個死命令——
兩年之內必須修通由北平到火站河,以及第二條到達列城的鐵路。
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北平到火站河有多遠?
按照鄭賜的估計,將近萬裡!!!
更彆提去列城的距離,比去火站河也差不了太遠。
看著眼前的輿圖,再看看那不可能完成的計劃,鄭賜表示寶寶心裡苦,寶寶不想乾,寶寶想自殺...
來個好心人,把我哦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