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謹部失利,決定暫時撤回吉達港休整的消息,傳到朱棣耳朵裡的時候,已經是永樂三年的二月。
本準備跟著艦隊出海,揚我永樂大帝威風的朱棣,卻沒想到出來快半年了,居然一直困在天竺洋離不開。
先是莫臥爾鬨內訌,天竺老不服M斯林的管教,鬨著要獨立。
在英國佬的支持下,天竺三三確實挺給力,把莫臥爾愣是打到了大明烏斯藏邊境,差點沒直接把卡契高原拿下來。
但他錯就錯在,不該高估了部隊的實力,更不該小瞧大明邊防的決心。
在不小心轟了烏斯藏列城周邊的一個村莊後,天竺三三算是明白什麼叫虎須不可輕觸。
就因為不小心炸了大明邊境一個村,結果卻把這頭大老虎給惹了出來,直接派兵強占了卡契高原。
卡契高原可是身處天竺河和恒河的上遊,死死掐住了天竺境內的水域。
而且此處地形極優,易守難攻。
大明在這裡駐紮了一個衛,雖然隻有不過三千多的兵力,但天竺想要搶回來,不填進去個幾萬人那是想也彆想。
這還是隻計算冷兵器、弓弩、以及淘汰的火炮,若是朱棣把神機營的裝備從上到下給列城衛換一遍,哪怕天竺來十萬人也彆想拿下。
不過這也不是不可能,據在明的使者傳回來的消息說,那位太子殿下最近似乎已經在考慮選定武將,準備過來接防卡契高原。
這下,天竺佬再傻也不能乾了。
整個天竺境內一共隻有兩大河流,對他們來說就相當於大明的長江與黃河。
如今兩條母親河都被明軍控製,如何得了?
哪天惹他們一個不高興,人家都不需要出兵,隻要在上遊修個大壩把水一攔,天竺人就隻能用摳過腚眼子的手,去給自己搓澡...
這誰受得了?
最可怕的,是一旦斷了水源,那他們的糧食必然大部停產,一旦斷糧後果不堪設想。
都不用彆人來打,光是鬨內訌就能讓他亡國滅種。
天竺的使者在京城頻頻向大明施壓,要求大明歸還卡契高地,否則將采取暴力奪回。
可惜彆說太子爺了,楊士奇都懶得搭理他。
光是動嘴皮子有啥用,你倒是動手啊。
沒看咱那位皇爺早已磨拳擦踵,迫不及待的就等你動手了?
趕緊動手吧,正好咱還發愁運軍糧費勁呢,您這一動手,咱正好就糧於敵,豈不善哉?
阿彌陀佛,快打快打,說好了啊,不打的是小狗。
可天竺使者這話也就隻能嚇嚇小孩子,真讓他動手,借他八個膽子也不敢。
上次不小心轟錯了地方,卡契高地就丟了。
這要是真的向明國宣戰,以明軍的戰鬥力,恐怕不出三個月,剛拿回來的底裡就得丟,搞不好還得遷都。
遷都叫什麼名字呢?
新底裡?
新新底裡?
但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送上了橄欖枝...來自大英的威爾斯王子,哦,不,現在他已經是日不落的王。
雖然天竺人也很討厭英國人,畢竟他們之前的那位王,也曾強行占領了這裡,將天竺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
但和明人比起來,顯然英國佬可愛了不止一點。
至少他們現在沒有派戰艦堵在天竺洋的出海口,對著他們虎視眈眈,成天沒事就嚇唬他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