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被偷襲的敗仗死了幾千人,換作大明指揮使早就被拎出去消消樂了。
但天竺的指揮官膽子真大,這種事居然還敢瞞著?
要不是使者發回去消息,天竺的高層到現在都不知道,阿得力貝的營地已經變了成平地。
大怒之下,天竺立即追責,秘密處決了瞞報消息的指揮官。
理由不是因為他打了敗仗,而是因為他不誠實...
至於對外發布的消息,則更令朱棣瞠目結舌...
據天竺人自己說,這場來自明軍的偷襲確實是一場誤會。
在天竺僅僅死傷幾十人,並順便消滅了明軍十幾萬人後,決定不和大明一般見識...
看著天竺對大明發來的正式國書,朱棣和鄭和一起傻眼。
“還能...這麼乾的?他們的史官就不管?眼睜睜看著他們胡說八道?”
朱棣攤攤手:“誰知道呢?這幫孫子的腦回路就和正常人不一樣。”
“皇爺,那咱們還打嗎?”
“看看再說,先把這邊的情報彙總一下發給謹弟,順便問問他那邊什麼情況。”
“喏。”
收到朱棣的來函,蘇謹表示對三哥的騷操作一點都不奇怪。
這種小輸當贏,大敗當勝的操作放在三哥手上,一點都不稀奇。
隻要他彆讓什麼宣講團跑大明來惡心自己就行。
然而他卻不知道,天竺雖然沒派出什麼宣講團,但確實派出一支使團,跑到英國向威爾斯報告勝利去了...
宣告勝利不是目的,他們的目的是——偉大的王啊,您看咱們天竺人是多麼能征善戰,所以,槍炮、坦克、飛機,您是不是再支持一波?
畢竟,您給奧斯曼那三孫子修機場的事,咱們可都聽說啦。
同樣是孫子,您可不能厚此薄彼。
當然,這些對於蘇謹來說都是後話,他眼下最大的困擾,是蘇丹港的駐軍。
英國的鐵甲艦將他從莫桑比克海峽逼退後,卻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沉寂了下來。
這令蘇謹一度很奇怪,難道自己在那個威爾斯眼中,已經不值錢了?
但回到吉達港後,隨著一道道情報的傳回,蘇謹終於搞清楚威爾斯到底想乾什麼。
殖民、掠奪。
無論曆史重演多少次,唯一亙古不變的,是這些白化病人刻在骨子裡的侵略。
這也難怪,畢竟是海盜的後裔,出門不搶點東西就算丟的基因,可是深深凝固在他們的骨髓和血液裡。
約翰在的時候,將軍隊和視線一直投放在東方,這也導致非洲的英軍,隻占領了巴蘇陀蘭一帶。
但威爾斯上位之後全力擴充軍備,本土的資源遠遠不夠他揮霍,自然將目光投向擁有廣袤資源的非洲大陸。
那三艘戰列艦的主要目的,壓根不是驅逐蘇謹,而是護航。
為身後多國再次組建的強盜聯隊,護出一條通往這片大陸的坦蕩天途。
這次前來侵犯和殖民的多國聯隊,其構成並不僅僅是官方軍隊,而是由多個貴族、農場主、個人武裝組成的搶劫團夥。
不僅僅是海路,同時多支陸軍部隊,已經越過佛郎機和馬羅可(摩洛哥)之間的海峽,以及密昔兒(埃及)的邊境,正式進入這片土地。
這是一片被神眷顧的土地,擁有食之不儘的糧食和富饒的物資。
也是一片被惡魔詛咒的土地,千百年來始終都是侵略者的目標,殺戮從未休止。
看著越過地中海南岸,進入尼羅河流域的大軍,蘇謹隻能眼睜睜看著,卻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