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武英殿的燈火幾乎徹夜不熄,不止是朱棣,朱高熾、內閣一眾官員,幾乎天天加班。
任亨泰這時,卻‘不識時務’的遞上了奏疏,請求告老。
倒不是他故意要給朱棣添堵,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前些日子國泰民安還好,他還能勉力對付公案。
可隨著戰事隨時告發,朝中所有官員都忙成了狗,老任也愈發覺得疲憊。
他不擔心自己熬到油儘燈枯,而是擔心因自己精力不夠,誤了陛下的大計。
老任提出告老也不是第一次了,朱棣也有過考慮。
可無奈的是,他舍不得。
這些‘蘇係’出身的官員,太懂他想要乾什麼,想要怎麼做了!
洪武朝的時候,任亨泰就被蘇謹深深影響,和他結成了忘年交。
他也被蘇謹天馬行空的想法折服,總是或明或暗的幫他。
哪怕是再不喜朱棣靖難奪權,也強忍著惡心,在蘇謹的勸告下出仕,助他一臂之力。
可現在,他真的累了。
朱棣也知道任亨泰的情況,知道這個時候不放手恐怕是不行了。
就在他考慮一旦同意任亨泰告老後,將由誰來接任他的位置時,噩耗來襲!
交趾叛亂!
雖然大明幫助陳氏趕走了作亂的黎氏,幾經輾轉之下,安南最終還是再次並為大明的一部分,設州置縣。
但想要這片土地徹底認同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文化認同。
朱棣也采取了很多辦法,開辦蒙學、允許科舉、鼓勵通婚、大量移民等等。
但想要徹底同化,還需要很久的時間,可能是一代人,可能是幾代人。
但在這個同化的過程中,阻礙和作亂是永遠少不了的插曲。
張玉能文能武,被他安排在交趾出任鎮守,手握軍、政大權。
但他再有能力,也阻止不了民心思變,這些年一直充任救火隊員的身份。
哪裡有亂子,就去哪裡平亂。
效果是有的,但也就那麼多。
但有了張玉在,至少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叛亂,亂到需要朝廷派大軍鎮壓。
哪怕有一些成規模的亂軍,也對交趾駐軍構不成什麼威脅。
但最近,交趾的形勢忽然急轉直下。
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些亂軍手上忽然多出來大量的重武器。
迫擊炮、五連發(栓動步槍)、半自動應有儘有!
甚至還有火炮和重炮!
就在張玉最新傳回來的奏報上,就寫著一道令朱棣震怒的消息——
交趾叛軍偷襲了清化港!
不僅僅是偷襲,他們還搶劫、殺戮大量客商,虐殺了一個百戶的守軍,棄屍海邊,鮮血將河道都染紅了!
“這群混賬!不殺難解朕心頭之恨!”
但看著張玉附在奏疏後麵的戰情分析,朱棣的臉色變的越來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