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窮。
但開放城池予以駐紮、休整,配合作戰,這些事情還是能做到的。
等黎氏叛軍的探子得知明軍又來圍剿他們的時候,柳升部早在桑怒完成第一輪休整,直奔湄公河上遊而去。
這裡是黎氏叛軍最大的一處據點,死死掐在廣西府和撾國的交界處。
黎氏的三世孫黎振英得知明軍又來圍剿的消息,卻一點沒有驚慌,早已見怪不怪。
“讓探子再去查探,看看明軍來了多少人,人多咱們就走,人少就進山埋伏。”
這也是他們的固有套路了。
打?
著什麼急?
他們占據著有利地形,壓根不著急和明軍交火。
就算明軍來勢洶洶,可他們遠征而來,補給線又那麼長,指定不能和他們打消耗戰。
一鼓作氣固然振奮人心,但二而衰、三而竭後呢?
耗他個大半年,看明軍還有什麼心氣和自己繼續打?
這招他可謂是屢試不爽,如果能趁著明軍不注意再偷了他們的輜重道,那可就能狠狠打擊明軍的銳氣了。
這一次,黎振英顯然還是準備老套重施。
招不用新,管用就好。
不過這一次,他顯然低估了柳升的目的,或者說,低估了朱棣的決心。
朱棣這一次,可不僅僅要的是一場勝仗,而是要徹底打斷黎氏叛軍的脊骨!
柳升的部隊,此刻已經是全麵機動化陸軍。
摩托化步兵的行軍速度,絕不是之前騎馬和步行能比的。
從桑怒離開後,柳升將部隊一分為二。
一部分和之前一樣,兩萬多人向著湄公河上遊緩緩進軍,層層遞進間慢慢拔除黎氏叛軍的據點。
而另一部分不到五千的部隊卻忽然消失不見,在向邊境線附近的萊州出發後,就徹底消失在叛軍斥候的視野裡。
半個月後,柳升主力兩萬抵達湄公河上遊,迅速做出搭建浮橋的樣子,並在河東岸布置陣地,構築炮陣,儼然一副要決戰的氣勢。
黎振英見狀,差點沒笑出聲來,跑都懶得跑。
明軍的火炮固然犀利,可湄公河西岸是什麼地形?
十萬大山形容都毫不為過。
你明軍有本事就把這山頭都給我犁一遍,看看能不能打著我?
就算你能犁一遍,難道我在這十年間就什麼都沒做,乾等著你來打?
這綿密的大山裡麵,他不知挖了多少防炮洞,就連他所謂的行宮都在山腹裡!
“讓他們打”,看和明軍如此愚蠢的布置,黎振英陰笑不已:
“等他們打夠了,就讓下遊的兄弟出動,給我斷了明軍的糧道!”
然而他卻沒想到,這次明軍似乎真的想要將‘愚蠢的戰術’執行到底。
轟!
是夜的淩晨,明軍的炮陣驟然發起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