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瓦基地的覆滅,預示著火站河一線的戰局開始逆轉。
失去了空中掩護的地麵部隊,無論是作為英軍主力的主力坦克師,還是聯軍的協同部隊,全部開始後撤。
這也昭示著,大明正式由被動挨打的防禦階段,向戰略反攻階段轉變。
不過想要正式進入反攻的前提,是必須解決掉漠北以及東海的敵軍。
按照朱棣的想法,這事實在太簡單了。
隻要讓謹弟的那些蘇6戰機到處去飛一飛,區區英國戰艦和倭寇戰船,還不是手到擒來?
想法是沒錯,可也有點想當然。
聽到朱棣這個想法,蘇謹除了嗤之以鼻之外,就是無奈的苦笑。
他要真有這個實力倒好了!
如今西大陸的研究基地,能批量生產的戰機也就和大明的戰機差不多,最多略強一點。
這些蘇6戰機,還是從倉庫裡弄出來的,哪有那麼多導彈啊?
他這對蘇6式的改裝,還是逆向改裝,去掉了一些暫時用不上的配件才投向戰場的。
否則以蘇謹基因裡帶來的的火力不足恐懼症,這飛機還不得造個上萬架才能稍稍放心?
就這點飛機,還要感謝咱們這位永樂大帝,以及他的那位大胖太子,這些年把大明治理的還算風調雨順,這才給了他開倉庫的機會。
這十年來,蘇謹算是徹底把這倉庫的規律弄明白了。
治理和戰爭,都能給他開倉庫的機會。
但這個治理僅限於大明,或者說華夏土地。
隻有治理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地方,他的倉庫進度才開的飛快。
蘇謹最初去西大陸的時候,抱著天真的念頭————新建一個號,可比運營一個老號容易多了。
大明對他來說就是老號,這樣的號不僅運營起來可比新號要麻煩。
除了要保持科技的不斷發展,還得和朝中那些守舊之臣勞心勞力,鬥天鬥地,蘇謹想想都覺得很煩。
相較於大明,如今還屬於一片蠻荒的西大陸,豈不是容易的多?
但他卻沒想到,這邊治理起來確實容易,也沒什麼人敢和自己玩心眼子。
但它開倉庫的進度慢啊!
這些年蘇謹也大致心裡有了些底,同樣的治理模式和進度,大概相當於大明的三分之一。
就是不知道是因為這裡給的‘經驗’算是高階副本,因為自己太著急打‘越級怪’,才導致經驗被扣呢,還是因為非‘同陣營’區域,才導致經驗加成太低?
不管是什麼原因,至少現在對蘇謹來說,想要在短短時間內徹底擊敗威爾斯數年的布局,很難。
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擔心,就是這十年的時間,威爾斯隻搞出這麼點東西?
蘇謹不信。
就算威爾斯沒有係統傍身,可參考之前他武器更新迭代的速度,也不可能就這點水平。
所以哪怕朱棣興高采烈,蘇謹還是忍不住想要給他潑潑冷水,彆把對手想的這麼簡單。
如今西線戰場英軍吃了大虧,火站河以南的英及聯軍部隊,也已經有了後撤的跡象。
但漠北的陸軍和北海的英國艦隊,可還沒有後退的打算,反而有種巴不得大明出兵決戰的樣子。
在明知己方失去了製空權的前提下還敢這麼跳,除非威爾斯腦子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