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一直比較看重企業的外延發展,通達近些年收購了不少企業,也在金融方麵做了大量的布局。
其實通達的錢一分都不會亂花,哪怕我是他兒子,他也不會就腦袋一熱的投給我,我想可能是因為我上次回家跟他說了我們在醫療軟件係統上的開發前景,然後他就怦然心動了吧。”
郭戈銘說完這些又繼續說道“不過這些不重要,我現在最大的顧慮是這個投資人是我爸。如果我爸的勢力一進來,那以咱們四個人目前13、57、25、5的股權結構來看,我們家就一躍成為大股東了,你們會不會有什麼意見。特彆是二哥,當時是你提議創業的,拿的錢也是最大頭,你會不會有什麼想法?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一些欲望也是逐步在不同的環境裡催生的,有些事,雖然不好明說,但我們必須明說,必須一開始就擺在明麵上講清楚、說明白,這樣才能規避以後出現矛盾,我可不想我們兄弟間因為利益而產生芥蒂。”
季明銳自然懂郭戈銘話裡的意思,他也很感動郭戈銘能直接說出來。
這樣的變化,確實讓他心裡產生了小小的波動,但是這波動轉瞬即逝,連他自己都不願意承認。
也許郭戈銘說的對,人的欲望是靠環境催生的,不以自己的意誌為轉移。
“都是公司間的商業行為,這樣的決定我覺得是眼下最好的發展機遇,我沒有任何意見。”季明銳說。
“我也沒有。”王群說話時那非常無所謂的語氣和胸前歡快擺動的手,無一不在赤裸裸地昭示著我的確就是個充話費送的。
郭戈銘看了看表,算了算和美國的時差“那就等大哥那邊的時間方便接電話了,問下他的意見。”
“大哥萬一不同意呢?”王群問道。
“涉及股權問題,創業之初我們在君子約定裡定的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一票否決製,如果他一票否決,那就不做。”郭戈銘說。
“其實這並不科學。”王群說。
“但是約定的時候沒人一票否決。”季明銳說。
四季軟件公司四大創始人之一,414這個身在大洋彼岸的寢室大哥叫陳辰。
陳辰在他們四個人裡個子最矮生日最大,每次出行,陳辰這個172的老大都被三個180往上的弟弟們罩著,根本顯不出什麼寢室老大的氣場。唯獨到了考試的時候,陳辰老大永遠都是固定在全學年第一的大佬學霸。
414寢室這四個人創業的時候,之所以叫“四季軟件”是因為他們四個,從老大到老小,分彆出生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便取名為“四季”。
他們同時也希望他們的企業可以像自然規律一樣,四季輪轉,百年昌盛,福澤子孫後代。
也因為這願望過於美好,而使他們徹底忽略了,初創民營企業,特彆是電子行業的平均壽命隻有25年。
中午陳辰博士接到了郭戈銘打來的越洋電話,郭戈銘把最近公司裡發生的大事小情簡單的和陳辰彙報了一遍,繼而重點說了通達醫療,也就是他爸要投資的事,以及如果他同意了投資買樓,通過了增資擴股,那麼就涉及個人股權再分配的事。
陳辰是他們這裡麵最大的技術大牛,對經營公司真的不太明白,也不太感興趣。既然那三個人都通過了,他自然沒有什麼值得反對的。
四人全票通過,這事就算成了,接下來就是靜靜等待周三的拍賣會。
在這期間還有一個對於王群來說簡直要樂上天的好消息——一筆應收款到賬了!這錢簡直解決了四季公司的燃眉之急,到賬當天就被王群安排用於工資發放了。
“沒錢沒乾勁,小微企業如果連續兩個月發不出工資,這公司基本上就離死不遠了。”
看著外麵就沒指望能按時拿到工資的人,突然見到工資進賬時那激動的樣子,王群不覺對郭戈銘和季明銳說。
郭戈銘看著王群那看彆人發錢比自己賺錢還高興的樣子,突然就想起了他爸在他創業之初跟他說的話
找合夥人一起創業,是找跟你誌趣相投能互補短板的人,不是找跟你技術相投,全是一個嗜好的人。
你們寢室四人都是搞技術的,那企業管理誰來做,人力、財務、融資、戰略、銷售、供應鏈等等等等支持起一個企業正向運轉的環節你們一個相關專業的都沒有,這樣隻會長板越來越長,短板越來越短。
你們現在公司是4個人,發展一段時間,進來10幾個人,這點人、財、物確實沒有什麼好管的,可是等隊伍壯大了,沒有一個不善於企業管理與經營的企業能活得長。
戈銘,如果你們四個人沒有人想轉型,都想繼續搞技術,那你們這種團隊,發展到最後,最好的出路隻能是被人收購,形成一個項目組,專心致誌給人打工幫人做項目。
想到這些,郭戈銘的腦子裡突然又閃過一個想法王群不隻適合做具體的研發業務,作為創始人,公司壯大了,他更適合做企業內部管理。
陳老大自不用說,那是團隊技術領域的靈魂所在。
明銳呢?季明銳成熟穩重,風格內斂,處事十分善於把握分寸,和他一天吊兒郎當,想一出是一出的抽風性格正好互補,特彆適合戰略融資方麵的管理工作,簡直就是總攬大局的不二人選。
如此就剩下一個銷售領域了,為企業開疆拓土,做企業頭號的財神爺,像這等光榮的工作,就乾脆由他郭戈銘自己認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