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秦國婿!
趙軍不肯放過,自然是因為剛才一戰的損失頗大之故,再說,要是這點秦軍都留不下,那乾脆投降得了。
彆看秦軍在奔命,但他們還會往後射擊,給趙軍的追擊帶來了不小的麻煩,雖然趙軍也在不斷的射出羽箭,也有成效,但始終是傷亡大於對方的,這也沒辦法,實在是他們的弓弩手少的緣故。
秦軍跑得快點的在前麵組成小陣形,隻要自己人一過,便會擊殺追上前的趙軍,而後便會趕緊撤離,他們便是以此往複著撤退的,而且撤退的速度還不慢,當真是弄的趙軍苦不堪言,他們也隻能期待從城內出來的那三千精騎能把這些人給攔下了。
至於最開始出來的那三千騎兵,他們雖說損失了半數,但他們依舊遊弋在兩翼,還不時的和秦軍交換著生命,但他們能做的也就這樣了,無論如何,他們是絕不敢衝擊這股秦軍的。
剛才秦軍後撤,他們就打算上前阻截,一般而言,既然撤退,就不會有太大的攻擊力,但他們錯了,一上前,便被射成了刺蝟,一下就損失了一百餘人,他們是真的難以想像,一支逃命的軍隊,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反擊之力,至此,他們也就隻能遊弋騎射了。
邯鄲西城外十裡的一處矮山上,王翦在山頂上見到趙軍精騎被誘出後,果斷的下令騎兵們殺了出去。
這三千騎兵可是秦軍準備的殺招,他們這些人是八千騎兵裡挑選出來的,他們可不光攜帶了弩箭,馬鞍上還都掛了劍的,遠距上可用弩箭射殺,一但近戰,他們照樣有能力和對方拚殺。
趙國精騎出城之後,便策馬緊追。陳玄和王賁這支弩兵也就才跑了一裡多地,便看到了遠處這支精騎了,他們倒是沒管,隻顧著繼續回撤,他們必須再跑出兩裡地才行,要不然真有被殲滅的風險。
趙軍步卒的追趕步伐如今已經放慢,這倒不是他們沒有力氣再去追,而是傷亡太大之故,實在是不敢全力追擊。不過,他們倒是把氣出在了那些中箭無法回撤的秦軍身上。一但中箭,沒被同伴救走的秦軍,就隻能等死,等待他們的是追擊上來的趙軍一陣猛戳和被斬下頭顱。
王賁縱馬來到陳玄身邊,他問道“陳兄弟,為何我們不停下和趙軍死戰?”
王賁有此問,並非是他戀戰,他們原本的計劃便是一直後撤,等待自己的騎兵過來,而後再輔助騎兵,把對方擊退,但這僅存於計劃之內,和真實的戰場變化沒有多大關係,如今的戰場變化,是絕對有利於自己的,他們已經快跑出了兩裡地,而對方的精騎也靠了過來,打算阻截他們了,這個時機,要是抓住了,必定可以重創這支精騎,所以王賁才有此一問。
彆看王賁是統帥,但他還得看陳玄得,這是王翦交代的,他不敢違命,畢竟計劃是陳玄做的,該如何臨場應對,還得問問他。
陳玄看了一眼快追到自己的趙國騎兵們,對王賁說道“不行,不能停下,我們距離城池還是太近了點,你還得下令,讓軍士們加快腳步,再退,等趙軍精騎真把咱們給困住了,咱們再來結陣。”
隨後,王賁便下令繼續後撤,並加快了腳步。
趙國騎兵們也不負厚望,最終把這支秦軍給攔了下來,還朝他們不斷的射出羽箭,雖然秦軍的盾兵們已經開始了結陣,但追擊的趙軍步卒們知道,隻要他們上前,和騎兵們一起衝殺,這支秦軍就一個都活不成。畢竟這支秦軍的傷亡也不小,加上有他們的精騎射殺,想跑,那是休想做到的。
趙軍精騎善騎射,尤為精準,是秦軍不能比的,說實話,要是趙國有錢多養點騎兵,說不定,還能多挨上兩年,隻可惜他們的精騎太少了,在麵對數十萬人對戰的時候,根本無法力挽狂瀾。
秦軍剩下的七百餘盾兵,把背在背上的圓盾拿了出來,呈上下之勢結陣,把不足四千弓弩手圍在了陣裡,陣內,弩手們已經上弦,開始了還擊。他們一還擊,趙軍可就有點吃疼了。
要是弓箭還好點,弩的力道大,一但射中戰馬,不說立刻會要了戰馬的命,起碼他們不能再依靠戰馬作戰了,加上他們靠的近,更加突顯了弩箭的威力。
剛開始時,秦軍還沒有結陣,他們倒是射殺了不少人,但現在,人家就等在陣內還擊,他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要說突進陣中,他們還真不敢。
這支趙國精騎在過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滿地的戰馬屍體和翻倒在地的戰車,可見這支秦軍箭矢的威力,他們能這麼遠遠的射擊,並把這支秦軍截下來,已經不容易了。
就在此時,這支趙國精騎發現了秦軍騎兵,從數量上來說,並不多,這倒是讓他們起了心思,秦軍的騎兵是什麼樣的,這些趙國精騎是一清二楚的,要和這些秦軍騎兵對戰,顯然要比破掉眼前這個烏龜殼要容易得多。
既然這裡的秦軍已經結陣,那就交給步卒們處理了,這支趙國騎兵隨即便退走,準備對付這支上前的秦軍騎兵了。
趙國精騎,加上最開始出來的那支還剩下一千多人的騎兵,總數上還是有過四千人的,他們和三千秦軍騎兵對戰,心中是非常有把握的,在他們看來,要擊殺掉這點騎兵,隻需三輪箭矢足矣。
按照常理來說,兩隻騎兵對衝時,可射三箭,趙國精騎可非是秦軍騎兵可比的,加上人數也比不了,在羽箭對射之後,絕對會少上近一半人數的,剩下的近戰,莫說依靠個人技巧趙國精騎就能贏下,隻靠人數,他們就比對方多,自然想的是必勝一戰。
想歸想,可事實確非如此,在趙國騎兵們列隊衝鋒的時候,遠在他們弓箭射擊範圍外,秦軍騎兵便率先射出了羽箭來。能射這麼遠的,肯定不是弓箭,哪怕是兩石步兵用弓也射不了這麼遠,也就是說,秦軍騎兵用的是弩,但這讓趙國精騎們更為不解了起來,弩是無法在馬背上上弦的,沒有誰有這麼大力氣,但秦軍偏偏就是用的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