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廖白羽,其實一直有個疑惑。
為什麼自己的超能力是以“負麵情緒”作為能量單元?
以及,又為什麼“魔法少女”能產出比“普通人”要高出近百倍的負麵情緒能量?
難不成魔法少女本身,就是一個負麵情緒的集合體嗎?
這不應該吧。
畢竟魔法少女是象征正義,是象征愛與美好的標誌。
正常來說,要是集合體,也應該是“正麵情緒”的集合體吧。
不過,當他利用支配眼罩從徐嘉嘉那裡,了解到少女是如何成為魔法少女的經過後,廖白羽是重新拾起了這個猜測。
那時的徐嘉嘉,父母死於“意外”事件,丟下了年僅十二三歲的少女孤獨一人在世界上,在那時少女身上所籠罩的絕望,廖白羽都無法想象。
而也恰恰是在少女投河自儘的最後那刻,在絕望的最頂峰,魔法寶石出現了。
它吸收走了徐嘉嘉的全部負麵情緒,它甚至一下子就“治愈”好了少女的絕望,並為少女帶來了契約,令其成為了一名魔法少女。
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負麵情緒並沒有像徐嘉嘉想象中那樣,被洗滌淨化掉,而是被儲存在了魔法寶石裡。
寶石就好像一個轉化器,能將這些“內核”的負麵情緒,轉化成“外在”的正麵情緒,所以徐嘉嘉在成為魔法少女後,才重新振作起來,甚至比原先更富有正義感,把為美好而戰視為己任。
而自己的超能力,是直接吸收本源,所以才能從魔法少女身上,得到如此多負麵能量。
能證明自己這一觀點的另一最好例子就是.
廖白羽再次提問道:
“你們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是魔法少女?”
“為什麼沒有魔法太太,魔法阿姨,魔法老奶奶呢?”
蛤?
徐嘉嘉剛才還對廖白羽的“情緒論”覺得有點道理,現在乍一聽廖白羽這個問題,又感覺很荒謬了,這不是默認的常識嗎?
但再仔細一想,真讓她去解釋這個“常識”的原因
唔.
總不能是因為名字好聽吧?
“是因為特質。”廖白羽給出他認為的答案。
“特質?”
“對,有某種「特質」隻存在於“少女”的這個年齡段才能覺醒,那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會不斷衰弱的特質,就跟知識的詛咒一樣。”
知識的詛咒——人一旦獲得了某一知識或經驗,就很難體會到沒有它的感覺了
讓沒見過“飛機”的女孩,去畫飛機,她會畫出長著一雙翅膀的白馬,讓沒見過社會黑暗的孩子幻想,她會認為,隻要化身“奧特曼”把“怪獸”打倒,世界就和平,人們就幸福了。
這就是幻想力。
小時候我們會幻想很多很多,會相信自己無所不能,會堅定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角,而在這個年齡段的負麵情緒,也是最激烈,最純淨,最深刻的。
就好像疼痛文學的主題,最經典的永遠都是青春。
但隨著長大。
隨著與社會接觸,隨著學習了知識,才會認清自己的平凡和普通,認清自己的微不足道,越來越分的請,幻想與現實的邊界。
年齡,就是最好的幻想殺手。
這才阻礙了這世上無法誕生魔法阿姨,魔法太太,更彆提魔法老奶奶了。
因為她們都“長大”了。
她們不再具備“幻想”的能力,沒法再產出那樣純粹的負麵情緒了。
她們已經,麻木了。
“提問!”
韓小月像是發現了漏洞,舉起手來。
“社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應該也會有魔法少男吧!少男難道就不具備幻想力了嗎?”
“根據研究調查,男性普遍偏理性,女性普遍偏感性,這個時期的他們,大多都在打遊戲,沒工夫去拯救世界。”
“可,可總會有也很感性的男生吧!我覺得白羽同學就是很感性的人呢!”
韓小月還是覺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