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沒有國家,沒有仁義禮智信,如今有了。”
“上古時期,人不懂羞恥心,如今有了。”
“這每一項的事情,是因為有人去做,因為有人去開拓,所以才會不斷的改進革新,不斷的有了發展,所以我願意去做。”
王奇神情肅然,繼續道“最關鍵的一點,如今這天下,世家大族壟斷了一切。寒門士子難以升遷,更有無數人,無法讀書。”
“我要做的,就是要打破這一點,讓更多的人,能讀書識字。”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我如今人在南陽擔任縣令,我會在南陽這麼做。等未來,我擔任一郡太守,一州的州牧,甚至於入朝宰輔天下,我也會這麼做。”
“我的想法,初心不改。”
王奇說到這裡,已經是擲地有聲道“我未來,要讓更多的人,能讀書,且能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不至於一直渾渾噩噩。”
這一刻的王奇,神情肅然。
這是王奇的想法。
作為一個自後世穿越而來的人,王奇融入的大周,連基本的科舉都沒有。所有的官員,都是征辟、察舉,靠著名聲揚名,再爭取一步步的入仕為官。
實際上,權貴一直都是權貴。
寒門冒頭很難。
這是王奇希望打破的。
他希望人人如龍,有更多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一切。
曹啟聖聽完王奇的話,明亮的眸子中,閃過一道精光。甚至這一刻,曹啟聖的臉上,再無半點的小覷,也沒有半點的瞧不起。
人有誌向,值得欽佩。
王奇的誌向,令人佩服。
曹啟聖的內心甚至隱隱,都有些熱血沸騰,很期待能看到這一幕。
曹啟聖深吸口氣,壓下浮躁的情緒,道“王奇,你可知道,真要是這麼安排。你會遇到很多的阻力,甚至世家大族,也會阻攔你的。”
王奇笑了笑,說道“為什麼要阻攔我呢?我的書院中,他們的子弟也可以讀書,我不阻礙他們的利益,甚至於,隻要書院出名了,他們的人也會跟著揚名。”
“總之,兼顧一部分他們的利益。”
“他們暫時得了好處,便不會掀桌子。而這一情況下,能惠及無數普通百姓。在開始初期,必須求生存,再低調的發展。”
王奇沉聲道“等到書院真正的發展起來,有了實力,有了底蘊,那時候,再宣揚我們的誌向,再按照我們的想法辦事,因為那時候,足以遮風擋雨。”
曹啟聖道“你小子,真是一個老狐狸。小小年紀,心思卻是如此的縝密。”
王奇道“曹公過獎了。”
曹啟聖忽然又道“這樣的事情,老夫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王奇微笑道“曹公,我所提及的書院,必然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你出來擔任院長,等於是稱尊做祖,成為一脈的祖師。”
“如此一來,即便曆代聖賢,也未必有你的名望。甚至我這樣未來的儒家領袖,也比不得您。留名青史,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王奇忽悠著曹啟聖。
眼下,把曹啟聖忽悠南下,那就是頭等大事。
曹啟聖捋著頜下的胡須,忽然笑了起來,道“王奇,你小子真不簡單。你這樣的人,這般的智慧,真是馬穎這一脈的幸運啊!”
王奇道“曹公謬讚。”
頓了頓,王奇繼續道“曹公,實際上我預想的書院,會更為龐大。不過具體的,一時半會兒也闡述不完。大體的理念,以及未來的發展設想,我已經闡述清楚。敢問曹公,可否願意下南陽,助我創建書院呢?”
曹啟聖道“老夫答應了。”
王奇站起身,躬身道“曹公高義。”
曹啟聖受了一禮,道“老夫南下,也不過是為了名利,不值一提。到是你,年紀輕輕,有此抱負,老夫佩服得緊。可惜,可惜啊,老夫這一脈,沒有你這樣的年輕人。”
王奇道“既然曹公答應了,不知道曹公打算何時啟程呢?”
曹啟聖想了想,說道“老夫在九星山,還有些事情要安排一番。三天後,老夫便帶著人啟程南下,往南陽去。”
王奇道“我等曹公。”
對王奇來說,隻要曹啟聖願意南下,彆說是三天,就算是更多的時間,王奇也樂意等待。有了曹啟聖的南陽,建立書院後,未來的南陽,必然成為儒家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