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讓青州、徐州各縣的縣令,都來臨淄領取紅薯。傳授他們如何栽種的方法,最終紅薯的收成,納入年終考核的關鍵。”
王奇說道“誰的糧食栽種不好,收成不足,那是要掉官帽子的。”
朱善長聽得眼前一亮,道“殿下英明,按照這個策略來。等明年的土豆、紅薯栽種下去,我們齊國境內,糧食就不用愁了。最關鍵的一點,等真正鋪開後,就不需要我們官府推廣,百姓得了好處,會自行推廣的。甚至土豆、紅薯、玉米等,都可以自行買賣,不需要再做限製。”
王奇道“是這個意思!”
如今的市場上,還沒有紅薯、土豆賣,畢竟數量不足。
王奇繼續道“民以食為天,國無農不穩,齊國要安穩,農戶必須穩定。齊國要發展,商業也必須要繁茂。這是兩者,你一直穩定農業,發展農業,商業方麵也不能漏下。”
朱善長道“卑職,如今卑職已經針對商業上,做了諸多的調整。譬如在青州經商的人,卑職減免他們一年的賦稅,第二年隻收五成的賦稅,到第三年則是八成賦稅。總之,還有其他諸多的配套措施,極大限度的讓利給商戶,讓商人能立足。”
王奇道“不錯!”
有朱善長的安排,王奇相信青州的發展不會太遠,一定會發展起來的。
朱善長道“主公,卑職還有一事。”
王奇道“但說無妨。”
朱善長說道“此前的青州,比較貧瘠,且錢糧都是關鍵,青州官員的俸祿,卑職製定得相對比較低。畢竟這些縣的縣令俸祿,都是我們自己開支,而之前的環境不同,所以壓了一些。”
“如今殿下建立齊國,且我們的疆域漸漸擴大,加上糜家歸順後,我們的財力緩過來。所以為了能穩定軍心,穩定人心,我希望提高各地官員的俸祿。”
“一些官員曾說,軍中的待遇,都比地方上更好。”
說著話時,朱善長取出一本書冊,遞到王奇的麵前,說道“殿下,這是涉及到的一應官職,卑職做出的一個大體調整。”
“從地方上的村正、裡正、縣尉等,再到一郡的郡守,一國的國相,我都重新列出了俸祿。除此外,也有一個和大周俸祿的對比。”
“眼下的一個俸祿,總體來說,就是在大周的基礎上翻了一番。畢竟大周對官員頗為嚴苛,俸祿有些低,實際上這隻是勉強養家糊口。”
朱善長道“官員的俸祿低,卻又要求官員廉潔,這是有些難的。卑職做了調整,這就讓官員能踏實做事情。”
王奇聽完後,翻看了一番,看了書冊的數據後,道“依照執行就是。”
“卑職遵命!”
朱善長心下鬆了一口氣。
有王奇的認可,那麼接下來整個齊國境內的官員,便會更有鬥誌。所有人,都會全力以赴的做事,不至於受到俸祿的影響。
王奇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朱善長道“沒有了!”
王奇道“善長,你祖父他們到了臨淄,可還習慣?”
“習慣!”
朱善長點了點頭,說道“祖父如今,便住在臨淄。不過郭家、荀家等,卻是選擇了去其他的地方紮根。眼下潁川各大家族的人,都是安排到地方上去。當然還有許多人,是安排到南陽去的。”
王奇頷首道“這些人好好培養,畢竟我們缺少人才。”
朱善長道“卑職明白。”
“卑職告退!”
朱善長已經沒有事情,當即就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