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徐州和豫州交界的邊界,也的確有劉恒的力量。我們安排人,請劉恒出兵對付齊國,爭取劉恒的支持。一旦我們和劉恒都開戰,楚國也會開戰的。”
“一戰下來,如果都擊敗王奇的大軍,齊國必然分崩離析,我們也能分一杯羹。當然,如果是攻打王奇失敗,頂多也就是失敗,反正王奇也麵臨諸多問題,他無法威脅到我們。”
岑溫說道“臣的建議,就是一戰。我們兗州本就是最弱的,這時候不開戰,以後機會就更少了。抓住機會一戰,攫取崛起的機會。”
曹玄聽完後,陷入了沉默中。
情況不怎麼樂觀。
他本身就是用兵的高手,所以能判斷局勢。岑溫的建議是不錯,問題是劉恒,是否會出兵進攻呢?這是未知之數,是暫時無法判定的。
曹玄仔細想了想,不管劉恒如何選擇,他都隻能一戰,不可能休兵止戈。如果現在,不再廝殺,整個齊國會怎麼看他?會認為他是過於軟弱,會認為他可欺。
所以,肯定不能認慫。
曹玄倒也不認為如今的局麵,就特彆棘手。他自己這種實力弱,麵臨夾縫中生存的危機,那是極為正常的。
曹玄眼中掠過一道精光,果斷道“既然要戰,那就殺吧。世人都說,王奇能征善戰,而且無比厲害,我倒是要掂量掂量一下他。”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曹玄作為一方霸主,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是不願意服輸的。
就在此時,又有士兵進入,稟報道“州牧大人,程琳求見。”
曹玄道“請!”
程琳擔任主簿一職,也是曹玄的謀士。他的年紀更老一些,已經是抵近六十歲的人。一早的時候,就追隨曹玄,是曹玄的心腹。
士兵去通報,不多時,程琳進入。
程琳向曹玄揖了一禮後,正色道“主公,剛接到消息,在濟北國境內,諸多的商人,都在抗議和齊國開戰。這事情老臣琢磨後,應該是齊國的手筆,意圖借助商人施壓。”
“濟北國有這一情況,恐怕整個兗州境內,都會有這一情況。”
“畢竟這一兩年,咱們兗州借助和齊國接壤經商,有許多商人富裕起來。一旦兩國開戰,對這些商人來說,肯定有影響,許多人都不樂意開戰。”
程琳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國內不穩,必然影響到前線的廝殺。
曹玄說道“這些商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不開戰,等王奇拿下冀州,把冀州、幽州連成一片,咱們兗州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由王奇宰割。這一戰,不能止戰。程主簿,你立刻通知坐鎮後方的賈昱,讓他鎮壓這一局麵。”
賈昱,是兗州長史,是曹玄的股肱之臣。
論及治理後方,賈昱最擅長。
程琳道“主公,老臣也考慮過,請賈長史出手鎮壓。要說鎮壓,恐怕不妥當。一旦采取鎮壓的手段,那麼這些商人,反過來就會站在王奇一方,會給我們搗亂。在交戰的關鍵時候,這些人亂了,後方就會不穩定。”
曹玄道“程主簿,你認為該怎麼辦?”
程琳說道“老臣的意思是,借力打力,既然這些人要跳出來,就把所有人聚攏起來,告訴他們,兗州屯兵在邊境,不為其他,隻為自保。”
“隻要齊王,不乾涉冀州的內政,不乾涉冀州的戰事,我兗州絕不出兵。讓這些商人去聯絡王奇,協調一番。”
“商人一來一回,不管他們能否協調成功,第一是時間拖延了,第二是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第三是這些人還有希望就不會搗亂。”
“如果王奇執意要開戰,責任就不在我們,而在於齊國一方。”
“我們暫時,也就穩定了後方。等這一戰結束後,再一一的拉清單清算,把這些站在齊國一方的商人,著手敲打處理一番。”
程琳說道“老臣認為眼下,還是要以求穩為主的。”
曹玄捋著頜下胡須,問道“軍師,你怎麼看?”
岑溫說道“程公的建議,是老成之謀,沒有任何問題。不過我們當下,還是要謹防他們叛亂,所以通知賈長史,讓他在推進這一策略時,布置防守,小心後方動蕩。如此一來,我們在前線這裡,暫時就不會受到影響。”
曹玄點頭道“既如此,那就這麼辦。”
他當即撰寫了一封書信送出,然後曹玄又和岑溫、程琳商議接下來的對策,畢竟戰事臨近,這時候需要早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