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章 累累白骨!_葬神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葬神棺 > 第1559章 累累白骨!

第1559章 累累白骨!(2 / 2)

推荐阅读:

他察覺到了什麼,有點凝重的道。

血腥味不奇怪。

但奇怪的是······這一片建築的後麵區域,竟然出現了一處黑色的沙漠。

他騎著黑驢,黑驢四蹄快速在街頭小巷當中穿梭,通過這些建築之間的間隙,很快來到了一處偏僻方向,

然後又走出一排排巨大房屋之後,前方,豁然開朗,是一個巨大的平地。

但這平地之上,卻是有著灰黑色的沙粒,看上去,像是一個小沙漠。

但令陳長安兩個深深吸氣的是,這小沙漠當中,埋葬著皚皚白骨。

那些白骨堆積如山,又被一層層灰黑色的沙粒遮掩,暗紅的血跡灑落,遍地都是,空氣中,彌漫著腥臭味。

陳長安騎著黑驢,踩在這些血色泥濘的沙粒當中,快速朝著前方走去。

這座埋骨的沙漠很多,陳長安兩個一邊屏住氣息,一邊前行,速度不快,但所見所聞,都是觸目驚心。

他兩個約莫又走了半個時辰,前方出現了一座巨大的灰黑色宮殿,

宮殿的頂部,黑氣繚繞,血煞氣息濃鬱,伸出詭異和邪惡之意。

就好似······那座宮殿,是屹立在沙漠當中的海市蜃樓。

但,那卻是真實存在的宮殿。

宮殿的底部四周,堆積著無數的白骨,有人形的,也有獸形的,或者是禽類,各種各樣的白骨張牙舞爪,生前好似經曆了無儘的痛苦。

這些猙獰的白骨在陳長安兩個的視線當中,有的緩緩開始沙粒化,變成了那些灰黑色的沙粒之氣,而後一層層霧氣繚繞,衝天而起,化作一道道骷髏或者是猙獰咆哮的黑霧。

“轟隆隆······”

在這灰黑色的宮殿上空,無數黑氣化作滾滾雲霧,裡麵黑色的雷電在翻騰遊走。

這裡的一切,都散出詭異和邪惡的氣息,甚至許多灰黑色的霧氣,開始朝著陳長安侵襲而來······

即便陳長安屏蔽了氣息,這些黑霧好似能夠感知到一般,籠罩在他的身上,霧氣落在他的手臂上,讓他手臂的肌膚,有了刺痛之感。

就好像,有許多看不清的微小的蟲子,在嗜咬他的皮膚,想要鑽入他的身體。

陳長安啟動了毒厄珠,將這些霧氣全都吞噬。

甚至隱約之間,他聽到了霧氣那裡,傳來了淒厲的叫聲。

“我靠,這些霧氣,想要鑽入本驢爺的身體裡?

哼哼,本驢爺的皮很厚,你們鑽不進來!”

黑驢傲然開口。

看到黑驢沒事,陳長安就懶得幫它吸收了。

陳長安掃視四周,忽然明悟,原來這就是他在城池外麵,看到魔氣滾滾的原因。

因為這裡死了太多的生靈,百萬,千萬,甚至是上億之巨,無數年來的血債,簡直是多不勝數。

“我們潛入那座宮殿看看。”

陳長安望向前方的灰黑色宮殿,低聲開口。

黑驢點頭,朝著那宮殿快速走去。

宮殿的大門敞開,裡麵一片灰暗。

等他和黑驢進入宮殿之後,在這座龐大的宮殿庭院當中,他看到裡麵有著許多厄神教的人,正在對一些人族生靈做著剝離血脈,甚至是種下滅厄之霧的事情。

一聲聲慘叫,在那些生靈的口中

很快,那一個個人族生靈麵容扭曲,七竅流淌出滾滾魔氣,身軀抵抗不住之後,快速沙粒化,

“厄神渡劫天尊,今生受苦,乃是消散罪業,以為消融,化去苦果,來世明證無上大道······”

那些厄神教的人一邊口中喃喃,一邊吞噬了那些人族少女體內的滅厄之霧。

然後又吞噬其體內的精血、神台、神火、神魂等等,化作其體內的能量,一下子,這些厄神教修士身上的災厄之氣,更濃了。

就像······他們的體內,原本是一團巴掌大小的霧氣,吞噬了那些少女之後,那巴掌大小的霧氣,變成了腦袋大小。

陳長安目光眯起,冷芒越來越濃鬱了。

“老大,先不要衝動。”

黑驢雖然好戰,但此刻也覺得不能大打出手。

若不然,他們潛入這裡,就毫無意義了。

他掃了一眼宮殿的更深入裡麵,道:“擒賊先擒王,我們進入裡麵,看下能不能遇到平西城的城主,或者是,厄神教在這裡的負責人什麼的。”

“好。”

陳長安覺得有理,於是兩人繼續加大隱匿自身的術法神通,一層又一層,直到那些黑霧都無法察覺他們的存在,他們才繞過這庭院,進入裡麵的一座大殿當中。

在這裡,聚集了幾個厄神教的老者。

似乎在閒聊著什麼。

陳長安和黑驢都屏住呼吸,不讓兩個所處的虛空產生波動。

“滅厄之霧收集得差不多了嗎?”

“對,平西城附近的大大小小神部少女,都被我們抓來了。

她們體內的元陰之氣以及滅厄之霧都被我們提取。

甚至是血肉筋骨,神台神火,都成為了我們的養分。”

“這樣說來,這附近的城池和神部,接下來的許多年,都不能再次劫掠了,都被我們榨乾了。”

“對啊,這座鴻蒙天下要大亂了,我們也顧忌不了太多。”

·········

聽到這裡,陳長安和黑驢的雙目當中,都瞬間凝聚了極致的寒芒。

···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