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闕!
東寧,皇宮,南書房中。
“好!陸飛,這個混小子果然沒有讓朕失望!沒用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偵破了寧州十幾年的積案!”大周皇帝柴紹激動地說道。
書房中,除了他之外,還有三人。
太師,尚書左丞相——魏正綱。
禁軍的大統領,殿前司都點檢——衛真。
尚書右丞相——許時。
“聖上慧眼識人,寧州案能夠告破,全靠聖上洪福齊天,指揮調度,決勝於千裡之外。陸虞侯,依照聖上的指示去辦事,焉能有不成功的道理?”許相國道。
柴紹取了一塊糕點,咬了一口,津津有味地道“哈哈,你看!許相國又給我戴高帽子!說句實在話,陸飛能把寧州案給破了,的確是出乎我的意料!”
柴紹喝了一口茶,接著說“當時我們商議的時候你並不在場,原本的計劃是讓陸飛虛張聲勢,擾亂對方的視線,好讓另外一個人渾水摸魚,從暗中查清寧州案背後的陰謀。”
“另一個人?”許相國心中詫異道。
在朝中,他不僅是尚書右丞相,而且還監管著吏部的事務,大周國五品以上的官員,姓名、籍貫、履曆,他都能如數家珍一般的背出來。
“皇帝派了另外一個人去暗中調查,顯然皇帝對這個人的重視程度要高於陸飛,可是近幾個月來,朝廷中四品以上的官員,並沒有出京的呀?難道是從外地調撥的?”
許相國腦海中,又快速的把全國各路,轉運使級彆以上的官員,各大重鎮“安國將軍”以上級彆的武官篩選了一遍。始終沒有想到究竟有誰能夠入皇帝的天眼,符合查辦寧州案的標準。
但是皇帝沒說,他也不敢主動問。更何況皇帝明確告訴他了,當時在商議人選的時候,並沒有讓他參與。
可見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始終不如魏正綱和衛真兩人。
許向國還沒有接話,皇帝接著說道,“無論如何,陸飛這小子這次是立了一個大功,今天把你們三位叫過來,就是要與你們三位商議一下該怎麼獎賞他!”
通常情況,皇帝要提拔一個人,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將於吏部擬個條陳,讓兩位丞相簽發出去就行了。根本不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將朝中最有權勢的三個一品大員,都叫到書房裡來商議。
由此可見,這一次的獎賞一定不同尋常。
“許相國,你老是四朝元老,又兼管著吏部差事,你先定個調子吧?”許時今年已經近七十歲了,頭發胡子全都白了,但精神確實很好。
早在大周國建國以前,他就是開國皇帝柴榮身邊的兄弟,從鄱陽湖水匪開始,就跟著柴榮、柴茂東征西討,為他們出謀劃策,算而今已經五六十年了。
他是柴紹這一朝中唯一一位輔佐過四人皇帝的人,資曆之高無人能出其右。
更讓人佩服的是,無論在哪一朝天子的朝堂上,他都能獲得重用、手握權柄,人稱“大周不倒翁”。
許向國對於“寧州案”的始末,並不是非常的了解,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皇帝派陸飛去寧州巡視,僅僅是做個樣子。
寧州虧欠賦稅也不是最近幾年的事兒了,讓一個從死人堆裡走出來的少年將軍,去波詭雲譎的寧州查案,充其量不過是走一走樣子,表示出一個姿態。
等到後來,兵部批準楊一興帶兵去寧遠衛換防,他才知道事態的嚴重。
寧州各級軍政官員溝通一切,蛇鼠一窩,就連“天子門生”、聖眷正隆的劉康都死在了府衙裡,還被按上了一個“畏罪自殺”的帽子。背後若是沒有一個極為強大的勢力,是斷然不敢如此作為的。
更何況,明州還有一個極為敏感之處,那就是,老寧王——柴祿的封地就在那裡。
雖然,寧王柴祿十幾年來深居簡出,不問世事,但萬一他和寧州案牽扯上關係,那可就不是寧州一隅之地的事情了。
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多年以來,柴紹對寧州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出大事,那就得過且過,少收幾百萬兩銀子,對於大周國來說,咬咬牙也就認了。
既然如今,這個臭茅坑已經被搗破了,也就沒什麼好遮遮掩掩的了。
許相國說道“陸虞侯此次寧州一行,旗開得勝,收獲頗豐,僅僅從銅牛嶺的密室中查封的黃金,就多達十萬兩!這可是大周國幾十年來聞所未聞的事情呢!老臣還聽說,楊校尉奉了衛大人的大令,抄了寧王府?真有此事?”
“許相國真是消息靈通啊!昨晚才抄了寧王府,您今天就知道了!不錯,簡直是駭人聽聞,令人發指啊!”衛真道。
柴紹一聽,皺起了眉頭,陸飛寧州告破寧州案的消息是兩天前傳來的,他當即下旨,讓陸飛署理江南路安撫使的差事,江南路文武百官都歸他節製。
又因為在銅牛嶺的洞裡,發現了寧王的屍體,不知道寧王究竟和寧州案有著多達的牽連,是受害者還是始作俑者,所以讓衛真派人查抄寧王府。
這次召衛真來,也是想聽聽查辦的情況,此時聽到衛真說“駭人聽聞、令人發指”,柴紹就感到這件事不可避免的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衛真,你說。都抄出來了些什麼?”柴紹臉上興高采烈的神情已經淡去。
“回聖上,寧王府中,光現銀就抄出了五十萬兩,還有京城四大行的銀票更是高達六百萬兩,另外還有無數的玉器、古董、真寶,足足堆滿了四間大房……”
柴紹聽到查抄的都隻是些金銀細軟,心頭略微一鬆,說道“就這些了嗎?”
衛真偷偷的瞧了一眼柴紹,見他的擔憂已經寫在了臉上。斟酌了一下語句,緩緩答道“不……不光是這些,在寧王府的地下,還發現了一間密室,不,不是一間,而是連片的!”
“哦?連片的密室?”
“正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寧王府地下的密室,麵積居然比王府本身還要大,並且有一條暗道,能夠直接通往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