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來匡扶大漢的!
王育躬身下拜,恭恭敬敬地稟報道
“稟縣君,我等回去後發動家人仔細尋訪之後,終於找到了賊人線索,特地第一時間前來稟報縣君。”
果然不出趙羨所料,麵對大不了一換一的威脅,豪強們終究還是不敢造次,乖乖地將線索雙手奉上了。
牙所忍住激動的心情,淡定地“哦”了一聲,漫不經心地問道“是嗎?那諸君還真是辛苦了。不知王君帶來的賊人線索,和本縣查證到的是否相同呢?王君德高望重,不如就請王君先講吧。”
這種拿捏的話語自然不需要趙羨教他,每個步入官場的人幾乎自動就能領悟到。
王育仍然不敢抬頭,甚至連腰都又彎了幾分
“經過下吏等仔細尋訪查探,已經找到了賊人的出城蹤跡,就指向縣城外的柳河。但此時天色已黑,下吏等不敢擅自做主,特地來詢問縣君,是否要追查下去?”
這句話似乎是個很淺顯的陷阱,對豪強們依然十分警覺的牙縣令第一眼就看穿了
想趁著天黑在河邊設下伏兵,等本縣到時再摔杯為號宰了本縣,想得美!
念及此,牙所更加沒了好臉,這就要冷冷地回絕。
一旁的趙羨見狀,連忙攔住他的話頭,勸道
“兄長,此事十萬火急,既然已經找到線索,那何不速速前往,早點抓到竊賊啊。”
雖然牙縣令的心裡還是有些發毛,但他對趙羨的話還是言聽計從,稍微想了想後,就果斷答應道“聽賢弟的,我等這就去河邊一探究竟!王君,勞你前麵帶路。”
王育連忙應承下來之後,牙所縣令就點起所有的親信護衛在身邊,一同往王育說的河邊去了。
柳河就在城東沒多遠,出了城走不了三四裡就到了河邊。
雖然太陽已經落山了,但這裡此刻卻一片燈火通明,城中各家豪強的仆役家丁,以及一些膽大好事的遊俠兒,都舉著火把湊在這裡,紛紛探頭向河岸邊的一處葦子看去。
“縣君到!”
開路的衙役大喊著從人群中開辟出一條道來,將閒雜人等統統隔開後,這才請牙所、趙羨還有乖乖陪同來的王育上前。
看到此地這麼多人後,牙縣令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至少眾目睽睽之下,那“摔杯為號刀斧手齊出”的場景是幾乎不可能發生了。
正這般想著,跑得最快已經到前麵的趙羨忽然發出了一聲驚叫,牙所連忙跑上去“賢弟為何驚呼?”
最後一個字還沒說出口,牙所就已經看到了趙羨之所以驚呼的原因
一具泡得浮腫的屍體正在葦子中起起伏伏,岸上幾個人撐著一根長蒿掛在屍體的領子上,在奮力把屍體撈回岸上。
因為縣令親至,這幾個人更加賣力,很快,這具屍體就已經擺在了牙縣令的跟前。
他不是那種空談經術不通實務的文官,少時家貧,牙所也曾提劍縱橫過鄉裡,一眼就能看出這具屍體並不是死於溺水,真正的死因還是背後那道不太起眼的傷口。
看起來,還是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