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也讚道,
“妙啊,妙計啊,如此一來,確實可以輕鬆取勝。”
“行,那就把韓隨借給你,讓他明日一早隨你出發,讓齊桓繼續安排暗影衛盯著他。
對了,今晚讓老頭子再辛苦辛苦,去勸說俘虜們,最好給我們一個好的結果。”
聶辰站起身,笑道,
“好了,今天的戰事打完了,大家也都累的不輕,都去休息吧,明天呀,咱們可得好好的氣氣那些敵軍們。”
當晚,聶辰大營之中,埋鍋造飯,將士們今天打了大勝仗,又飽餐了一頓,士氣非常高昂。
連巡夜的士兵都不覺得累。
韓隨吃過晚飯後,齊桓陪同他一起去招降那些俘虜們,路上,齊桓對他說了聶辰讓他明天跟清水軍一起行動,韓隨拍著胸脯答應了。
韓隨在招降俘虜的時候,先是慷慨激昂的痛斥了一頓明武和明軒,說了很多明武無能,明軒篡逆,大家都是風人,風人不應該殺風人,要投靠天子帳下才是正途之類都話。
韓隨口才不錯,再加上在軍中也有些威望,士兵們見貴族都歸順了,他們也一個個紛紛歸順。
這些俘虜,足足有六萬多人,本來他們都是應該死的,好在郭子仁勸說馬牛坯和周安,不要亂殺,要招降,再加上聶辰後來趕到的大軍,也儘量以活捉為主,才沒有讓他們都死掉。
俘虜們歸順後,累了一天又害怕了許久的他們,吃著和聶辰大軍一樣的飯菜,感動的熱淚盈眶。
這些都是老兵,能夠直接形成戰鬥力,隻要打亂編製,把中層將領全都安排成自己人,就能夠掌控了。
當然了,這樣也就能對風人管用,因為大家都是風人,認同感還是比較強的,如果是對戰敵國之兵,就沒那麼好用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浩便帶著韓隨和清水軍出發了,他們把自己的風旗和將旗全都收了起來,打上了在戰場上繳獲的韓軍旗幟,浩浩蕩蕩的向著南邊走去。
另一邊,聶辰大營這裡,根據商議,決定將這六萬多俘虜裡,撥出五萬人來,給天台軍,將天台軍的兵力人數擴充到十萬人。
在聶辰的四大軍團裡麵,梁鵬的金平軍和寧無雙的龍興軍,都是主力軍團,是十萬人的份額。
王浩的清水軍和林廣的天台軍,是五萬人的份額。
現在一下子給天台軍補充了五萬人,也有十萬人的滿額了,也可以作為主力軍團來用了。
剩下的一萬多人,聶辰自有安排,他打算等招降了明武手下後,湊夠五萬人去給王浩,這樣一來,他的麾下也算是有四大主力軍團了。
雖說這些新招降的士兵,可能不會多麼忠心,也有人可能還念著明軒那個舊主,隻是礙於形式才投降歸順的,但聶辰相信那些隻是少數。
以後再多打幾場仗,磨合磨合,增加歸屬感和認同感就好了。
要說認同感,誰都沒有皇帝能夠得到的認同感多,這也是他們願意歸順聶辰的一大原因。
而且聶辰還承諾了,他一定會鏟除明軒,光複大風江山,到時候他們的家鄉也會回歸大風,回歸皇帝的管轄,讓他們無需擔心家人。
幾套連招下來,收拾的那些俘虜們服服帖帖的。
聶辰讓林廣帶著十萬天台軍,又召集了一些民夫,去二十裡外打掃戰場,收拾武器和屍體等等。
畢竟那些地方都是良田,馬上要開春了,百姓們要開始耕種了,總不能留十幾萬的屍體在那邊腐爛吧,還不把百姓嚇死啊,誰還敢去那邊種地?
而且那邊的長矛、箭矢、重弩的弩箭,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聶辰家底薄,能省則省。
沒有損壞的武器,能接著用,損壞的就拉回兵工廠回爐重造,聶辰可是有著自己的兵工廠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