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卻表示,區區龐壽,不過土雞瓦狗塚中枯骨爾,自己三戟之下,必取龐壽首級!
韓軍內部甚至還出現了辯論賽,討論周安和龐壽究竟誰更厲害。
在京城的韓軍都知道這些事情了,那就更彆提朝中官員和龐壽本人了。
當龐壽聽說聶辰如此懼怕自己的時候,大笑了三聲,喝了三碗酒,站在家門口仰天長嘯,說自己一定能活捉聶辰,綁到京城來受刑。
而當他聽到周安的話後,則是怒不可遏,恨不得親自提刀去找周安大戰一場。
為此,龐壽是一天三上書,請求明軒派自己去替換掉任軍,說自己到了王安縣,必定能夠大破聶辰,將聶辰活捉獻給皇上。
隨著這一條傳言的傳播,韓軍之中,也有另一條傳言傳開了。
就是說,任軍其實早就有了歸風之心,隻是礙於家人還在京城之中,為了家人的安危,才遲遲沒有投降歸風。
而他之所以一直不出戰,就是不想跟聶辰鬨得太僵,不想增加風軍的傷亡,不想激怒聶辰,為的就是給以後的歸風鋪路。
這兩個消息,沒人知道真假,但卻是愈演愈烈,鬨到了人儘皆知的地步。
既然都人儘皆知了,那任軍肯定也知道了。
他親自給明軒上書,說這都是敵人的離間計,都是攻心之計,自己對大韓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本來也沒什麼,最多也就是增加一些明軒的疑心罷了,可他好死不死的,還在最後加了一句。
說龐壽有勇無謀,萬不可派龐壽來接替自己,否則大軍必然一朝敗亡,被聶辰擊潰。
收到上書後的明軒,氣的鼻子都歪了,立刻便召集了朝會,商討這件事情。
滿朝文武到齊,左右丞相站在最前麵,龐壽自然也來了。
明軒身穿龍袍,坐在龍椅上,拿著一封奏折,說道,
“右相,你來念一下。”
“臣遵旨!”
右相方先生從太監手裡結果奏折看了看後,說道,
“皇上,這是任軍的奏折啊。”
“念!”
“臣遵旨。”
方先生打開奏折,念了起來,越念越心驚,滿麵愁容揮之不去。
念完之後,朝堂之上,立刻便炸開了鍋。
龐壽站了出來,也不行禮,直接便喝罵道,
“他任軍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我龐壽去了王安縣,就會被聶辰打敗?這叫什麼話?
就他任軍一個人會打仗嗎?就他任軍一個人有本事?我就是窩囊菜?我到了那邊就得被聶辰砍死?
他任軍是什麼意思?有這麼瞧不起人的嗎?我龐壽打的勝仗不比他少……”
明軒皺眉拍案道,
“好了好了,龐壽,你先安靜一下!朕都還沒有說話呢,你先叫囂起來了,要不你來坐在龍椅上說吧,朕下去聽你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