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了,我的好大哥啊,你就借我三萬吧,我肯定還你。”
梁鵬態度誠懇,就差跪下給王浩磕頭了。
王浩滿臉嫌棄的看了他一眼,說道,
“行吧行吧,不過你記住,那三萬人,得打我清水軍的旗號,立的戰功,也是我清水軍的戰功,你小子少跟主公學借兵不還。”
“放心放心,你質疑主公的人品,也不能質疑我的人品啊。”
翁秋蟬滿頭黑線,
“你倆當我是空氣呢?”
……
當晚,齊軍果然沒有攻城,狄洪不是傻子,他不會在現在士氣不振軍心不穩的時候,讓大軍去趁夜攻擊一座二十多萬人防守的城池。
第二天一早,他便下令,全軍撤退。
一來是因為,敵軍援軍已經到了,打下京城再也沒有任何希望,與其乾耗著,還不如撤退回去防守住韓國僅有的地盤。
二來則是因為,他的糧草不多了,從齊國往這邊運送糧草很難,他需要撤退,往太原郡方向撤,接收齊國來的糧草。
三來則是因為,聶辰已經逼近太原郡了,他也得趕快回去防守,韓國朝廷一滅,他們齊軍留在風國再也沒有任何意義,援助就真的變成了侵略。
他們來風國打仗,可不是打著入侵風國的旗號,而是援助附屬國韓國。
狄洪給齊國皇帝薑吉寫信彙報,他們在風國的戰事不利,有戰敗的風險,風軍氣勢洶洶,他們快要陷入重圍,且糧草都被風軍燒了,他請齊皇調派齊國北部那三十萬禁軍北上,進入風國接應他,同時再征集更多的糧草給他送來。
齊軍一大早便拔營走了,他們隻搶救出不多的糧草,根本不夠吃幾天的,所以走的很快。
他們走了,風軍沒有追擊,梁鵬正在休整軍隊,也在等那一批鐵製鎧甲塗色完畢。
直到三天後,金平軍和部分平安軍穿上了鐵製的鎧甲,才拔營啟程,慢悠悠的去追擊敵軍。
……
在太原郡北部和沂州郡交界處北部,有一座城,叫宛城,此時在縣城內外,正在爆發著激戰。
沂州郡一部分是在安東王的控製範圍,一部分是鎮南王的控製範圍。
宛城隸屬於沂州郡,和太原郡接壤,有著濃厚的曆史底蘊。
這個小城在多年前曾經爆發過一場著名的戰役,當時的千夫長王浩,被安東王麾下統帥寧無雙命令,防守宛城,等待他的支援。
王浩硬生生憑借一千人,防守住了一萬人的進攻,守了足足兩三個月,敵軍始終沒能踏進城池一步。
後來,寧無雙被剝奪了兵權,宛城也丟了,成了鎮南王的地盤。
而現在,這裡又在爆發著一場激戰。
城頭下,是打著韓軍旗號的攻城軍,而城頭上,卻是風軍的旗號。
但這支風軍,卻不屬於任何勢力,不歸聶辰管,也不是平西王的人,在這個屬於韓國勢力範圍內,卻有著一支幾千人的風軍,著實讓人奇怪。
因為這一支風軍,並不是官兵,而是民間自發組織的軍隊,要反抗逆賊,光複大風。
這種在敵後的軍隊,通常被稱之為義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