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看,把彭舉給看緊張了,他跟大家都不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
片刻後,聶辰眨了眨眼,說道,
“說啊,我們大家都在等著呢,我又不是平西王,什麼事情都要獨斷專行,我很喜歡聽取大家的建議,擇優而行。”
聞言,彭舉這才放下心來,走到了帥案前,說道,
“王爺,借地圖一用。”
他拿起地圖,鋪到了地上,對眾人說道,
“諸位,我們現在在太原郡城西邊這個位置,距離畢康縣足有三百裡。
而齊軍一路南下,快速行軍,我軍即便是強行軍,也很難追上敵軍,隻會被敵軍牽著鼻子走。
即便是在某段地方,追上了敵軍,無非也是麵臨兩個結果。
第一,野戰。我軍三十多萬,跟三十萬齊軍野戰,齊軍困獸之鬥,有必死之誌,且裝備精良,我軍必然損失慘重。
即便是能夠打贏,也難以全殲敵軍,逃跑的齊國兵馬,若是嘯聚山林落草為寇,亦或是打家劫舍肆虐鄉裡,跟我軍打遊擊,往後多少年,我軍都彆想再有安生日子過了,百姓們將會苦不堪言。
因為齊軍已經沒有退路了,這也不是在他們國內,他們可不心疼百姓。
第二,那就是齊軍進入城池,我軍攻城,這樣固然可以圍困敵軍,但城裡的百姓,必然會遭殃。
齊軍會搶奪他們的糧食,拆毀他們的房屋,甚至是驅趕他們過來幫忙守城。
齊軍已經沒有糧草了,等糧食吃完後,就該吃那些百姓了。
這樣一來,我軍和百姓,都將損失慘重。
攻城戰消耗甚大,不容易打,但若是,讓齊軍來攻打我們呢?”
聶辰聽完後,搖頭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軍先占據城池,阻截齊軍,然後讓齊軍來攻城?
那是不可能的,齊軍已經不需要攻城了,他們沒有糧道,攻打我們也隻是浪費時間罷了,完全可以繞過去的,繼續往東走。
我軍若是追擊,那不還是打野戰嘛。”
“不,王爺,末將有辦法困死齊軍,還能讓他們不得不進攻我們。”
彭舉指著地圖說道,
“現在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我們這齊軍的東麵,按照齊軍的行軍路線,他們必然會向南進入康安郡,再往東走進入雲州郡。
而我軍,則可以直接南下,來到康安郡的錦型縣。
這裡,是齊軍東進的必經之路。
齊軍不是想給我們來一個金蟬脫殼嗎,我們將計就計,來個反其道而行之。
我軍也做出一副主力大軍前往畢康縣的假象,然後主力大軍化整為零,向著南邊快速行軍。
來到了康安郡的錦型縣後,主公帶著明文,去逼降縣令,然後命令縣令,將城裡所有的百姓全部趕出城去避難,告訴他們齊軍來了,會屠城。
百姓們會立刻逃跑的,逃的時候,把所有的食物都帶上,連一隻老鼠都不給齊軍留下。
就算是狄洪知道了百姓全都逃跑也無所謂,他們會進入城中休息的,他們是在撤退,是在逃跑,城牆能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他不會舍棄城牆去外麵的。
當然了,他若是去外麵紮營,我軍也能更好的包圍他們,但他首選肯定是城池。
這時候,在外麵潛伏的我軍,立刻傾巢而出,在城外修建大營,紮好寨牆,將縣城團團包圍。
我們三十萬大軍,攻打三十萬敵軍防守的城池打不下來。
那麼敵人三十萬大軍,攻打我們三十萬人防守的營寨,又怎麼可能打的下來呢?
而一路上餓著肚子的齊軍,即便是一路搜刮,找到的糧食也最多勉強支撐他們來到下一個城池罷了。
他們在縣城裡沒有找到糧食,餓著肚子兩眼發昏的他們,如何能夠攻的下吃飽喝足防守堅固的我們呢?
而他們,又能支撐幾天不被餓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