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羅本!
都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和海倫芬的比賽結束後,羅本感覺自己渾身上下都很酸疼,一場比賽被人追著搞可不是開玩笑的。
他發現自從和阿森納的比賽結束之後,自己在業內的待遇一下就變了。
比如說在球員通道,海倫芬不少球員看自己的眼神就有些複雜,那是一種夾雜著羨慕,抵觸的眼神。
多特蒙德向自己詢價的事被傳了出去,但是媒體幾乎沒有專門報道,畢竟荷蘭媒體也是要逼格的,不可能把這種八字沒一撇的事專門留板塊宣傳。
和阿森納隊的比賽結束,媒體倒是也誇了自己,但那是在肯定埃因霍溫隊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點評,然後引用了溫格對他的評價。
教授認為羅本是一名任何體係都需要的球員。
拿到賽後統計,大家都驚訝地發現羅本一場比賽被侵犯9次,並且製造了3張黃牌,簡直是綠茵場的人肉沙袋。
造孽啊!為什麼要突然集火一個無辜的穿越者?
正當羅本眼神空洞地看著賽後技術統計,安頓簡森走了過來,把一份技術統計放到羅本身前“阿爾揚,讓我猜猜,你正在思考對手為什麼開始突然針對你,這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羅本接過技術統計,上麵有埃因霍溫隊所有成員的綜合數據。
截止歐冠小組賽最後一輪,羅本出場14次,進11球,有6次助攻。其中聯賽出場10次,進7球,歐冠出場4次,進4球。
“乖乖!我他麼是球隊第二射手,那彆人搞我就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得不說,這個進球效率實在出乎羅本的意料。
他在聯賽第一個月還記著自己的數據,那時候一周一賽,閒時間多。
但是自從一周雙賽後,天天都累得像狗一樣,有時間就睡覺,真的沒想到已經進了11球。
聯賽進7球倒不算什麼,荷甲聯賽本來就是歐洲二流聯賽,再加上荷蘭人骨子裡崇尚進攻,想轉會大俱樂部的鋒線球員如果一個賽季不進25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前鋒。
哪怕是荷甲最佳射手也不一定在大俱樂部過得好,比如凱日曼,他在荷甲聯賽連續兩年大殺四方,才被切爾西看中,然後失敗了
到了後世,足壇更是有一種說法,隻要當了荷甲的最佳射手,接下來的賽季絕對衰神附體,大家把這個現象戲稱為來自“低地之國的詛咒”。
所以說,荷甲10場7球羅本倒覺得也就那樣,畢竟他現在是處事圓滑的獨狼,就連進球欲望爆炸的凱日曼和亨特拉爾都能容忍自己。
沒準自己這個穿越者比身體原來的主人都獨,對陣弱隊基本拿球就是乾。
他記得前世羅本轉會埃因霍溫後,第一個賽季聯賽出場33次,進12球,沒準真沒自己這麼能作。
引起最大關注的應該就是歐冠的4場4球,就算有人對荷甲持有偏見,也得老老實實承認這個數據牛。
埃因霍溫在a組是第四檔球隊,另外三支球隊都是五大聯賽的豪強。
每個對手都非常重視歐冠聯賽,每場1球的進球率性價比絕對高。
再看一對一成功率70,這個數據說明一個防守隊員已經很難限製羅本了。
傳球成功率83,這個數據看起來倒是不顯眼,但是羅本隻是一名邊路球員,是一個每次拿球都要做決定的角色,每傳中十次,隊友能碰到一半都算不錯了。邊路球員傳球成功率能到這個程度,說明他的傳中之外的其他傳球很少有失誤。
接下來還有一些輔助數據,都在佐證比賽不搞他,後患無窮。
既然有科學依據,那就沒有什麼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