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輪!
李知恥在目送著父親隨幾位衙役前往縣衙後,回來看了看正在熟睡的母親,陪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無聊,便起身到醫館門口。
抬手遮掩望了望天,再揚手伸了個懶腰,揉了揉小肚子後,拾級而下,準備去尋些吃食。
此時身上半分銀錢也無,腹中也甚是饑餓,剛想著上哪去掙點銀錢換些吃食,麵前就有人伸手遞了個熱氣騰騰的白麵包子來。
這讓李知恥又驚又喜,感歎這時候的思想道德水準真不是一般的高,抬頭順著遞來的那雙手,就看見一雙充滿憐憫的明亮雙眸。
這眼神……是把我當乞丐了嗎?
李知恥低頭瞅了瞅自己這身打扮,膝蓋上有個破洞,因為褲腰沒係好,也有些扭曲,確實很是邋遢。
再攤開手看看手心手背,全都是大火過後,被煙熏黑的印記,可想而知自己的臉得有多臟。
好吧……果然是乞丐。
起碼不用頭疼上哪裡掙錢了,雖然那眼神讓他有些不舒服,可是母親還躺在床榻上,儘量在她身邊照應著,還是更好一些。於是便接過了那熱氣騰騰的白麵包子,道了聲謝。
接過後,緊接著就聽到旁邊坐著的那個老頭冷冷的說了一句“每日一善,今日做得不錯,可你仍需謹記食不言,所以,罰還是要罰的。”
李知恥聞言,就覺得,怎麼吃飯時說句話就要罰嗎?抬頭看了看這個怯生生立在自己旁邊的俊俏小郎君,一雙桃花眼我見猶憐。
頓時就覺得這老頭有些討厭,直接接話道“為何要食不言?”
不料搶先答話的卻是這個小孩子“你怎敢對公孫司鐸如此不敬?!”
李知恥被噎得翻了個白眼,覺得這小屁孩好生不懂事,念在你送我吃食,想幫幫你,居然還不領情。
李知恥便有了拂袖想走的衝動,遲疑了一下,人家不過一個小孩子,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於是笑著搖了搖頭,拱手行禮作揖,爾後恭敬的又問了一遍“想請教這位老先生,為何要食不言?”
“子曰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這老者正待繼續往下背,李知恥連忙叫停“老先生老先生,我問的是你,不是孔聖人,為何要食不言?”
這老人話語無絲毫遲滯“國有法、家有規、人有則,人有善惡,法無正邪,不明於法,而欲治民一眾,猶左書而右息之。”
李知恥聞言以手扶額,在想該怎麼跟這老頭溝通,“老先生,小子想問的是你,而不是書中所寫,為何要食不言?”
這老頭有些惱怒“人行事當依規矩、尊法度,人則篇中明文規定,人當食不言寢不語,那我們便應該遵循這個法則!哪裡來的為何要食不言?”
李知恥對這個世界的規則法度等等仍不甚了解,聽到這老頭說什麼“人則篇明文規定”這幾個字,到也一時不敢插話,心想大漢國還有這樣的法律規定嗎?
而那老頭卻以為自己教化得當,讓這小乞丐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一般傻楞當場,心下也甚是自得,眯著眼,右手撫著自家那幾縷胡須。
看著這個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老頭,李知恥覺得,這人怕是個傻子吧,直接拉過身旁一臉虛心好學狀的小孩子,對他說“食不言是因為你吃東西的時候,如果說話,食物容易嗆到氣管裡,也容易咬著舌頭或者腮幫子。”
此話一出,那小孩子滿臉驚愕,小嘴都變成了一個o字型,連忙問道“原來是這個原因嗎?”
“你不信你吃飯時自己試試不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這老頭見這小乞丐竟然如此頑劣不堪,教唆少君違反法紀,登時大怒,指著李知恥的鼻子就罵道“你這豎子!”
李知恥心下也覺得有些惱怒,覺得這老頭好生不懂事,簡直有點不可理喻,多大點事兒啊,至於這麼生氣嗎?於是抬起頭,脖子一梗,問道“你覺得我說得有錯?”
老頭道“大錯特錯!”
“錯在何處?”
“人就應當遵守規則,而不是去質疑規則,你從根本上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