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十七歲便要出來找活計嗎?”
這在漢國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十七歲有能力找活做的,不是匠人便是讀書人,匠人都是學徒,打些雜工,卻是掙不到銀錢,頂多有個遮風避雨之所,不至於無衣穿無食吃。
就算在後世這也少見得很,十七歲可是還在讀書的年紀。
這胡秀秀卻是一臉的理所當然,說道“當然啊,我都十七了,我怎麼還好意思吃住都靠著爹娘。”
在這個社會,這歲數的女子不應當是嫁人,然後相夫教子嗎,隻是這話不方便問,會顯得有些失禮。
“那在你們滕國,女孩子一般都是做些什麼活計啊?”
胡秀秀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趙微,心想你乾嘛要說“你們滕國”,不應該是“我們滕國”嗎?但是並沒有去置疑,以為是趙微口誤,便答道。
“大概做些護工,或者客棧、酒樓跑堂這樣的一些,其實和男人做得都一樣啦。”
趙微驚訝了,問道“要是客棧桌子壞了,你們買了個新的,要從樓下搬到樓上來,也是你們搬嗎?”
結果此話一出,胡秀秀卻笑起來“你好蠢,我不會讓賣東西的店家給我搬上來嗎?再說了,我一個人搬不動,可以和其他姐妹一起搬呀。”
這滕國太多地方和後世太像,居然連送貨上門,負責安裝的服務都有。
“在我們漢國,女子通常隻有婚後才會拋頭露麵的。”
而此言一出,胡秀秀雖然很好奇後半句話,但更好奇的卻是前半句。
“你是漢國人?”
趙微聞言點了點頭,稱了聲“是”。
胡秀秀驚訝的神色更甚。
“我以為你隻是打西邊非攻郡來的呢,所以穿得古裡古怪的。”
趙微聞言瞧了瞧自己,又瞧了瞧她,再回憶了這一路行來的所見,確實,滕國人的所有衣服都講究貼身二字,沒有那些寬大累贅的衣袂,看來非攻郡人的穿著和漢服有些相像。
“我們是漢人,不過非攻郡在何處?”
“渭水河東麵那個郡,那些人時常和猢……和你們漢人打交道,所以著裝打扮上,有時也會是這副模樣。”
“猢猻?”
胡秀秀有些尷尬,“嗬嗬嗬”的傻笑了一聲,不答話,畢竟這等貶低人的語言居然當著人的麵說出來了,顯得甚是無禮。
趙微卻是好奇了,這可不是頭一次聽見滕國人用這等古怪稱呼來喊漢人,於是就又問了兩遍。
胡秀秀隻好道“主要是聽說漢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平日裡都是茹毛飲血,出完大恭也不曉得用紙張擦上一擦,你想啊,出完恭,都不擦掉,就那麼……就那麼……咦……”
說到此處,胡秀秀到底還是個女子,不肯繼續描述,直接說結論了。
“這不是猢猻是什麼。”
趙微這才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