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家族出賣邊關布防圖給西陵,聽著好假啊。
再者,付家缺銀子嗎?
付家的老太太是商戶出身,自幼跟著父親跑生意,嫁到付家後一直掌握付家財政大權,生意做的風聲水起。
缺錢那是不可能滴!
要說西陵給付家許下高官厚?,付家現在的地位差嗎?
不像!
武安伯在心裡過了一遍付家的曆史,再結合飛鷹調查的情報,怎麼看都不是付尚書出賣了邊關布防圖。
難道這裡麵有隱情?是皇上看不得付尚書府與四皇子走的近?奪嫡戰還沒開始,先清理掉兵部的隱患?
這倒是有可能!
武安伯從不懷疑皇上的心狠程度,既然有可能,那就得小心應付,不能壞了皇上的好事。
武安伯從來就不是什麼直臣,他不會為了幫一個大臣洗去冤情就跟皇帝對著乾,他的腦袋沒那麼鐵。
燕帝放任付尚書喊冤,接過禦史寫的奏折觀看,裡麵的內容皇上已經知曉,這一出也是他的示意下乾的。
匆匆掃了一遍,皇上把奏折砸在了付尚書的腦袋上,讓付尚書自己看。
百官們一個個緊緊閉上嘴巴,觀看事情發展,在局勢還沒明朗之前,一個個采取明哲保身。
隻有禦史台的幾位禦史跳出來參本,迎風作案是禦史的責任,他們的任務就是參百官。
付尚書打開奏折觀看,上麵記錄了他這些年乾的壞事,有搶軍功,買賣官職,還有家族弟子圈地殺人等等。
貴族弟子殺死幾個人不算事,隻要上麵不認真追究,那就是小事,一旦上麵認了死理,要拿你開刀,那就是大事。
這道理付尚書明白,他知道皇上這是要拿他開刀了。
付尚書的一顆心七上八下,不知道哪兒得罪了皇上,居然真的要對他下刀子,難道就因為與四皇子走的近?
可是與四皇子走的近也是皇上示意啊,皇上覺得四皇子應該擁有自保之力,得給些權利才行,於是他做了。
為何?
想不明白,付尚書隻能連連請罪,彆的罪都能認,唯有出賣邊關布防圖一事不認,這汙名他付家不背。
燕帝還是冷著臉不說話,讓百官看看禦史的奏折,看看付尚書都乾了什麼好事,也讓百官醒醒腦子,彆什麼混蛋事都乾。
這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可不是百官的,敢禍亂他的天下,那是找死行為。
很快大殿內熱鬨起來,有些官員上前踩付尚書一腳,落井下石的事情乾的很爽快。
“武安伯,你可有什麼想說的?”燕帝突然點明武安伯,讓武安伯表態。
“回皇上,此事事關重大,臣建議三司會審,嚴查此案。”武安伯這個老狐狸不說付尚書對錯,也不想插手此事。
一腳把問題踢給了三司。
這個建議很得燕帝的心,確實應該讓三司會審,以示公正。
燕帝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想當一代聖君,處理兵部尚書,自然要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