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待到強盜與海盜滅掉後,這些兵立馬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同時那批海軍也要收過來,雖然瘦的很,養養還能養過來,海軍基地不要了,那破地方隻剩下幾塊木板,還是黑的。
還是請皇上拔銀子建個碼頭吧,那是省不掉滴,皇上也是,明明準備要拿下南海,連個碼頭都不建,準備工作做的太差了。
大將軍是個做實事的人,一把大火燒掉了屍山,然後帶著親兵開始掃蕩強盜,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往燕京送消息。
十天後,明化縣與平海縣周邊的強盜被掃蕩一空,大將軍身後的士兵從三百親兵發展成三千。
那幾百個海軍也加入了隊伍,短缺的糧草補齊不說,還平價賣給明化縣與平海縣一部分,緩解兩縣的糧草不足。
與此同時大將軍的奏折出現在燕帝的案頭,燕帝看完後表情那叫一個精彩。
三千精兵的裝備被強盜打劫一空,戰船被燒,精兵餓成鬼,三千隻剩下不到幾百人。
想出征東海首先把戰船打造出來,短時間大將軍回不來,人手出現緊張。
燕帝叫來慶公公與洪公公,質問海軍的事情,慶公公跪地請罪,洪公公也沒好到哪兒去。
洪公公推責任,那個時間段飛鷹在武安伯與長山王手裡,他才接手。
講的是事實,燕帝便把武安伯詔進皇宮,武安伯聽到責問後雙手一攤露出無奈說道
“皇上,海軍是您一手打造,建軍之初曾下口諭命為臣不得插手,為臣便把飛鷹全部詔回,不再過問海軍之事。”
這個,燕帝仔細想想確實有這事,那時候他擔心武安伯知道太多對自己的不利,也不想偏寵武安伯,這才有了口諭。
誰能想到獵鷹辦事如此不堪,海軍出了那麼大的事情,一點消息都沒透露,燕帝看向慶公公,心裡升起疑惑。
慶公公叩頭請罪,獵鷹的消息一直有上報,顯示正常,就連訓練情況都有記錄,他哪知道獵鷹被人收賣。
好吧,慶公公認下一個禦下不嚴的罪名。
獵鷹不能在慶公公手下了,燕帝的凝心很重,一個禦下不嚴打消不了燕帝的凝心,獵鷹從慶公公手裡移到了海公公那兒。
慶公公失寵!
接下來就是調查,燕帝心裡很憤怒,他想成就霸業,還沒走出第一步,出來一堆拖後腿的,你說可氣不!
思索再三,飛鷹還是沒有還給武安伯,仍由洪公公掌握,武安伯離開禦書房,臉上的神色很沉重,他感覺燕帝的大棋好像失控了。
每個棋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海軍那裡出事,北方邊關出事,再就是五皇子那兒,前去消滅五皇子的孫將軍帶著三萬將士投降了。
孫將軍的家小一夜間消失無蹤,要說朝中沒有人幫著掩飾行蹤,武安伯不相信,對方打出清君側,武安伯嗬嗬了。
沒想到他儘心儘力之後得到的就是一個清君側的罵名,而這個罵名老百姓也能接受,誰讓自己是個大貪官呢。
不過清君側也不是人人都清,他倒要看看對方有什麼本事,還有東海那隻鬼到底是不是三皇子?首發
大量證據指向三皇子,嗬,此人本事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