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江南文人的變化_崇禎重振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崇禎重振大明 > 第251章 江南文人的變化

第251章 江南文人的變化(1 / 2)

陝西的武道大會,被孫傳庭和袁樞當成招安大會,舉辦得轟轟烈烈。

其它地方的武道大會,卻大多不溫不火。

尤其是南直隸一帶,對朝廷要舉辦武道大會的事情根本沒有多少關注。這裡的人們談論更多的,是閹黨覆滅和科舉擴招。

作為東林黨的大本營,南直隸是閹黨禍害的重災區。六君子中的左光鬥、顧大章,七君子中的高攀龍、周順昌、繆昌期、李應升、周宗建,都是南直隸人。

這裡的人們見證了閹黨對東林君子的迫害,對閹黨的覆滅,大多拍手稱快。

十二月中旬,魏忠賢身死的消息傳到蘇州。這裡的人們當即把魏忠賢的生祠推平,公開記念東林君子周順昌。

同時把周順昌被逮捕時,因為暴動死難的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五人,合葬在魏忠賢生祠原址、城外虎丘山前麵山塘河大堤上,稱為“五人之墓”。

蘇州有名的才子張溥,撰寫了《五人墓碑記》,紀念這件事情。

周順昌的長子周茂蘭,更是向朝廷刺血上書,闡述父親的冤屈。

製造這起冤案的前任應天巡撫毛一鷺,不等朝廷問罪的詔書傳來,便被嚇得生了一場大病,眼看就要病死。

待到吳尚默上書,朱由檢撤銷蘇杭織造太監、為東林黨全麵平反的消息傳來。這裡的人們對朱由檢更加擁護,認為新皇帝明辨是非,稱得上是明君。

尤其是科舉擴招的消息傳來後,這裡的士人,對朱由檢更是擁護了。

“進士科至少取用四百人,新設明法科、明算科,每科取用百人。”

“明年至少要取用六百士子,相當於平常兩倍。”

“此為天子聖恩,爾等要用心應試!”

蘇州文人的一次聚會上,天啟二年狀元、文徵明曾孫文震孟向一眾蘇州士子道。

江南人文薈萃,很多人認為考取舉人的難度,甚至比考取進士更難點。

但是總會有舉人考不上進士,甚至蹉跎多年。例如之前上書的吳尚默,就是一個例子。他在考取鄉試亞元後,又花了二十二年,才考上進士當官。

如今皇帝要大肆擴招,這些多年不第的舉人,頓時迎來了機會。他們都有可能在這一科考取進士,被朝廷任命為官員。

今日這次聚會,便是文震孟發起,邀請這些人與會。

同時參加的,還有南直隸有名的文人。例如蘇州名士、被稱為婁東二張的張溥、張采,應社發起人楊廷樞;鬆江名士夏允彝、陳子龍、徐孚遠;以及常州名士馬世奇、揚州名士冒起宗、桐城名士方以智……這些人紛紛與會。

不過在這次文會他,他們這些“名士”,看著那些舉人商討明年科舉、暢想明年登科,不由有些尷尬。

尤其是張溥等人,成立應社的初衷,就是為了應試,相互在社裡學習五經。

結果今年鄉試,張采考取了舉人,張溥、楊廷樞等人都未中舉。明年進士擴招,也和他們無關。

今天,他們作為名士受邀參加聚會,在一眾舉人中間,著實有些尷尬。

但是文震孟的麵子,他們又不能不給。尤其是張溥剛寫了《五人墓碑記》,稱讚文震孟和他的外甥姚希孟為“賢士大夫”,怎麼能不來參加聚會?

隻能強顏歡笑作為陪襯,內心五味雜陳地看著那些不知名的老舉人,在聚會上高談闊論。

張溥出身官宦門第,但他母親是婢妾,在家中多受屈辱。十五歲父亡之後,便奉母彆居西郊,讀書極為刻苦。

他所居的陋室,自稱為“七錄齋”,意思是讀過的書必手抄七次、然後焚毀。握筆的手指掌成繭,知道的人都很欽佩。


最新小说: 今樂曾經噪古人 崩鐵:黑月光轉白,火爆四星角色 四合院:從工程師開始一路狂飆 離婚進度九十九,封總狂氪不想走 一路西行 係統出錯後,我成了LPL救世主 權力巔峰:從縣委大院開始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帶著超市穿六零,全家吃得滿嘴油 我真沒想出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