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孫年小聰慧,本能的對人十分的警醒,秦良媛沒把這個幾歲的小娃娃看在眼裡,卻不知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因為晉王一係對太子一派的挑釁,京都裡亂的不行,皇孫們身邊被保護的十分嚴密輕易近不了身,秦良媛想不出辦法,就讓自己兒子去勾搭兄弟出來玩。
大皇孫見到基本不登門的三弟在此時找來心裡就存了疑,謹慎的讓人盯著三弟身邊人的動靜。
因此,及時發現被小廚房的吃食被下藥,而三皇子被奶嬤嬤強行抱走並沒有留下用膳。
從第二天沒有聽到嫡皇孫中毒身亡的消息,秦良媛身在寢宮內心卻恐懼忐忑。
秦良媛之前過得太過安逸不把彆人放在眼裡,自以為太子表哥即便查到嫡皇孫的事情和她有關,她還有他們的兒子三皇孫這張護身牌。
如今那兩個小孩沒事,秦良媛覺得怕是她的良媛位置做到頭了。
秦良媛雖然不夠機敏但卻有個好處,她內心鐫刻著秦家一門的榮辱。
好在兩位皇孫沒有損礙,秦良媛自覺需要戴罪立功,不要因為此事惹怒太子讓他們母子分離。
於是,陳良媛再次忽悠秦良媛按她的主意行事,秦良媛前腳欣喜答應,後腳就把陳曉月賣給了太子和太子妃。
這件事是東宮的醜聞,太子一直忙碌顧不上處置陳、秦兩位良媛,全權交由太子妃平妤處理。
陳曉月出生敬亭侯府,要處置她還要問問敬亭侯府當家人的意見。
陳家聽聞陳曉月做的事情十分悔恨當初讓其進宮,或許養在家中晚幾年出嫁或者嫁到遠方都不會是如今下場。
或許陳曉月是怨恨的吧,怨恨家族的狠心,怨恨太子對太子妃的盛寵,怨恨這世道不公!
敬亭候私下裡慚愧的向太子請罪,要求不要把此事聲張,陳曉月的生死他們不會乾涉。
太子妃平妤命人將秦良媛母子拘在自己宮裡閉門思過,本該封妃的旨意也被擱置;
陳良媛等不及太子和太子妃處置果斷吞金自儘;
太子妃嚴令東宮上下傳播此事,故而宮外少有人知曉。
陳曉月比之唐冰萱年紀還小,這樣在世上一遭就香消玉殞,唐冰萱感慨良多。
昔日她們幾人還開席宴飲好不熱鬨,如今卻物是人非。
...
封後大典後,太子宮裡的幾位侍寢宮女都被冊封了低級嬪妃,秦良媛被封為安嬪。
此時,京都各家發現,新任帝王的後宮竟然是平皇後一家獨大。
於是,不論是為了皇族繼承還是利益牽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朝中擬定的選秀名單。
新帝對女色興致不高,膝下已經有三個皇子,自然不想興師動眾的大肆選秀。
況且,太後薨逝不久,新帝需要服喪一年以示孝道。
太上皇將國事丟給新帝開始過起了悠閒日子,閒雲野鶴般帶著人出宮遊玩不問朝政;
所以,即便有人想要通過太上皇逼迫新帝答應選秀都找不到人。
秦太後不想放棄後宮的管理權,帶著安嬪和平皇後這三人開始打起了擂台,自然是希望新帝後宮進人分平皇後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