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經過了幾輪,已經漲到了二百零三萬。
終於,又有一家山窮水儘了,把所有剩餘的資產全部拿出來也不夠一萬了。
這家寺院的方丈自然不甘心,絕對的不甘心。
既然前麵有了先例,這個方丈也開始尋求支援。
“貧僧子浩來也!”
這個方丈剛一開口,立刻有一名僧人從群裡現身出來,看年齡也就四十多歲,但是修煉者是不能從表麵看年齡的,也許人家已經五百多歲也說不定呢!
“這位是苦修僧子浩!”
“那個大名鼎鼎的苦修僧?”
“不錯,一身修功參造化,很是厲害!”
“他也是來摘桃子的?”
“噓……小心禍從口出!”
四周再次響起了輕聲的議論聲。
唐僧再次眼睛一眯,嗬嗬,越來越有意思了。
是不是都覺得場上的這些外來寺院都是肥羊,誰都想來宰一口啊!
唐僧心中冷笑不已,看此人修為同樣已經達到了洞虛期巔峰,修為卻也不凡。
但是,那就是一個屁,絲毫沒有被唐僧放在眼裡。
這一次子浩的出現,與之前悟空的出現如出一轍,也拜在了那個寺院的門下,然後出資,幫著那家寺院度過了難關。
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富有戲劇性。
競價一輪接著一輪地進行,每當有寺院支撐不住的時候,便有外援入場,給那家寺院注資,當然了,前提就是加入這家寺院。
連續三家寺院,無不是如此!
而且所來的僧人,無不是洞虛期巔峰強者,甚至在西涼山都是比較有名的僧人。
自然,誰都能看出來這種詭異,但是,場上每一個寺院都是騎虎難下。
一些沒有注資的寺院,看到那麼多洞虛期巔峰強者的加入,一個個臉色都非常難看,這樣的強者越多,他們在下一輪比試中能夠獲得獎勵的機會就越小。
甚至很可能根本就他們的機會。
不但是那些寺院感到憤怒。
就連靈嶽寺和靈陀寺的兩個方丈同樣如此。
此時的叫價已經漲到了二百一十六萬,輪到靈嶽寺方丈了性叫價。
了性沉吟片刻,離開了紅桌,來了唐僧的身前,對唐僧深施一禮道“玄奘大師,了性不加價了,不能把普濟寺再拉入泥潭了。從今日起,靈嶽寺加入普濟寺,為普濟寺當牛做馬償還債務。”
了性這一句話,說出了心中所有的愧疚。
如果不是他開口借錢,就不會出現現在的這個局麵。
他叫價,玄奘出錢,而且不隻他自己,還有靈陀寺的一禪大師也是這種模式。
也就是說,每一輪,玄奘大師要出三倍的錢。
原本以為競價很快就將結束了。
可是自從有西涼山本土強者的加入,競價的味道就變了。
把競價變成了一個泥潭,玄奘深深地陷在裡麵。
隻要沒有人退出,每一輪玄奘都要拿出三倍的加價。
並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一旦繼續有資金注入,讓這場加價持續進行下去,最終很可能連玄奘的身家也要掏空。
那麼靈嶽寺和靈陀寺將成為普濟寺的罪人。
了性是想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