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大晉與大夏之間的戰爭消失不見了,就連城裡和城外的戰爭也已經消弭於無行了。
想到可能發生的一切美好,可能會因為三皇子無法還朝而有所變化,他們便感到一陣害怕,恨不得現在就能保護三皇子進入京城,接管大夏,成為新君,施行仁政。
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名聲實在太差了。
尤其是聽到大皇子和二皇子因為要回京爭奪皇位,而直接放棄了紫金關和浮雲關,這件事情更讓那些當兵的義憤填膺,恨不得生生撕碎了大皇子和二皇子。
這些軍士之中,有不少人曾經受命鎮受過龍虎關、浮雲關和紫金關。
他們是流著血與大晉國作戰,一寸山河一寸血,是用他們的鮮血捍衛著大夏國的領土,保衛著大夏國是三個要隘的安全。
可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竟然為了皇位之爭,直接丟棄了無數大夏軍人為之流血犧牲的雄關要隘。
險些就此打開大夏的國門,讓那些為了捍衛國門安全的無數英雄所有的鮮血和努力都功虧一簣。
這該是多麼大的罪孽啊!
這些軍人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也絕對不允許做出這樣事情的皇子成為一國之主。
以前,他們位置卑賤,有若草芥,根本發不出任何聲音,就算是發出任何聲音,也不會有人聽的。
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有了唐僧,他的聲音正是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
“出京城,接三皇子還朝登基……”
“我們去接三皇子……”
城裡城外,爆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唐僧自然不會讓這些人長途跋涉,去接三皇子,但是,他卻是放任了這種情緒的滋生和宣泄。
因為大量的軍士和百姓長途跋涉,絕對不是一件小的事情,最根本的就是涉及到吃住的問題,得需要多少糧食才能給這些人填飽肚子啊!
而且,一旦這麼多人出行,沿途會發生什麼事情誰又能料到?
萬一發生了滋擾百姓的事件呢?
其不是要壞了三皇子的名聲嗎?
直到這種情願的聲音持續了好久,唐僧才在空中擺了擺手說道“諸位,肅靜,所有的人都不要喊了。”
唐僧說完這句話,所有人才漸漸安靜下來。
隻聽得唐僧繼續說道“諸位軍士和百姓,你們的心情,貧僧能夠理解,三皇子也肯定會感謝你們的擁護。不過,貧僧缺是不能允許你們出城迎接三皇子還朝。”
“為什麼?我們是真心擁護三皇子,我們是真心希望迎接三皇子回來當皇帝,當皇帝,我們隻認三皇子!”
城頭上,有軍士開始不再有那麼多顧忌了,開始大聲地向天空中的唐僧喊話。
能做到這種程度,對於一個普通士兵,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情了。
唐僧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
但是他依然沒有統一這些人出城。
他依舊用每一個人都可以聽到的聲音說道“你們需要做的,就是維護好京城的秩序,隨時準備新生的大夏王朝出力。你們要相信三皇子運籌帷幄的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擋住他返京的腳步。不信,你們就在這裡看,讓你們每個人都看看,未來大夏皇帝會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還朝,包括貧僧在內,也同樣不去迎接三皇子,就讓他憑借自己的力量,衝破重重阻礙,讓你們看看,你們所選擇的新皇帝,能做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