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是說,大皇子不是繞路而行,便是還在自己的身後。
繞路是不可能的,這裡根本看不到大皇子繞路而行的痕跡,因為大隊人馬行進,還有一些運送糧米的車駕,痕跡會很明顯。
進入山中,車駕肯定是走不了的,到了險要的大山中,甚至連馬匹都無法行進。
需要軍士攀登高山,才可以翻越過去。
也就是說,就算順利攀登了銅山,也會精疲力儘,從騎軍變成步軍。
這樣一來,騎軍的優勢頓時就沒了,如果二皇子派一隊騎軍攔截在銅山下的平原地帶,以騎軍對步軍,就是一場屠殺。
大皇子是絕對不做出這樣的決策的。
他肯定不會擅自翻越銅山,也不會強行攻打銅峽縣城。
而會在銅峽縣南等待鎮國將軍的援軍來拿下銅川縣城,然後迎接他還京。
可是,既然大皇子還在自己的後邊,那會是在哪裡呢?
潁州城!
一定是潁州城!
三皇子略一沉吟便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不禁心中一涼。
他通過潁州城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任何破綻,而是順利通過潁州城。
當時他就覺得有些不對,便留下了趙二虎等百名青川營丁小隊的弟兄在那裡控製局麵。
在那時隻是把潁州城當做以前的潁州城來處理的,現在看來,大皇子很可能就隱藏在潁州城中,他放自己過來,很大的可能就是讓自己攻打銅峽縣城。
無論戰果如何,他大皇子都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可是,現在一看情況變得這麼複雜了,趙二虎那邊能行嗎?
之所以留下趙二虎那百人,其實三皇子並沒有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能夠控製住潁州城最好,即便控製不住,他對趙二虎這些人的戰鬥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跑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但那隻是針對以前的潁州城來說的。
可是現在的潁州城則不同了,既然大皇子很可能隱藏在潁州城內,那麼他所帶領的數千軍士也必然在潁州城中。
那些人與潁州城的地方守軍戰鬥力可不是在一個層次的。
那都是大皇子的親軍,就算與正常的邊軍比起來,戰鬥力也要高出許多。
雖然遠遠比不上青川營弟兄的戰鬥力,但他們勝在人多,對地地形又熟悉,掌握著大量的資源,還能驅動潁州城的地方軍。
在大皇子的指揮之下,人人爭先建功,恐怕趙二虎這百人要危險了。
就算不會全軍覆沒,至少也會造成慘重的損失。
想到這裡,三皇子的臉色更加地凝重。
心裡不禁暗暗後悔,自己當時的決定的確有些太過輕率了,就這樣讓青川營的百餘個兄弟都陷入了險地。
“不行,得回去接應他們!”
青川營的每一個弟兄都是三皇子的寶貝,想到這裡,三皇子心中一橫,哪怕先不回京師,也要解救趙二虎等百名兄弟。
如此想著,三皇子調轉馬頭,對剛剛停住的大隊人馬下令“後軍變前軍,向來路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