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神域之往生!
“那好吧,既然你不想說,我也不打算不強求,說說你是怎麼找到這裡的吧?”徐然又換了一個問題問道。
“還不是你提到過的犯罪心理學”說到這裡,服部平次卻是突然興奮了起來,“我問父親從警校那裡找來了幾本資料,仔細地研究了一下,結合以前自己破獲的案件進行對照,發現有些地方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徐然“額”
“所以這次來,不就是想向你這個專家再主動請教一下嘛!”
說到興儘之處,服部平次卻是渾然不覺——他自己已經把此行的目的,完全說了出來。
而白鳥任三郎已經聽得挺懵了。犯罪心理學這玩意兒,每個警察上警校時,或多或少都選修過,用於揣摩犯罪人心理、行為,作為推理的輔助手段。
但在實際破案裡,他卻從來沒有用到過,哪怕是一次!
就算是當初聽到徐然那響亮的名頭——警視廳犯罪心理研究室特聘專家,但幾番實際接觸下來,對方似乎也沒有把犯罪心理學用於案件的偵破,還是和他,進行著常規的推理過程。
隻不過,破案的角度,的確比一般人關注的有所不同。或許,這就是犯罪心理學的應用吧?
白鳥任三郎對此不能肯定。
徐然眼睛一轉,卻是向服部平次提議道“那行,你就先跟我說說,就剛才這些信息,你腦海裡可以刻畫出來的犯人形象”
因為他的真實水平,其實也隻有半吊子,之所以能將服部平次折服,靠的還是他在開掛情況下,依賴“超頻”模式所得到的思維提升,強行得出的最優解。
也就隻有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能完全應用自如地,使用他腦海裡儲存的大量理論知識,而非單純地紙上談兵。
這時,低頭思考了好一會,在腦海裡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服部平次終於向徐然,交出了他的答卷“凶手是本地人,或者在本地生活過相當一段時間。並且他是單獨作案,年齡至少在20歲以上。”
“與此同時,凶手應該還具有一定的反偵查意識,並且掌握了一些實用的反偵查技能,似乎比較熟悉警察這邊的辦案流程。”
“所以,他很可能曾經因為彆的案件,跟警方打過交道。譬如作為嫌疑人、相關人員,接受過警員的協助調查”
服部平次頓了頓語氣,然後說道“暫時就這麼多了”
“我從他選擇處理身上血跡的區域,和案發現場的角度出發,兩者的實際方位偏差很大,推測出凶手絕對是早有預謀,而且還足夠冷靜!”
一旁的徐然,忽然拍了拍服部平次的肩,咧嘴笑了“不錯,刻畫的形象基本正確,不過我還要再補充幾點。”
“第一,凶手是死者柳澤敦認識的人,或者至少是在度假村有過接觸的人。”
“第二,則是關於帶血衣服的處理問題,我有一點不同的看法。凶手如果穿的是雨衣呢?那麼滂沱的雨水,完全就可以充當為凶手洗刷掉雨衣上血跡的最好工具。”
“更重要的一點是,考慮到犯人需要隨身攜帶著一把長度約為20-30厘米的刀。那麼,寬大的雨衣無疑就是凶手的首選,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完全藏下那把刀而不顯得突兀。”
“還有就是,黑色的雨衣,在黑夜裡,不僅可以隱藏身形,更可以杜絕好奇者的目光,因為太過常見了。一般人,又有誰會能想到,一個看起來像是匆匆行走的過路人。他的雨衣下,攥在手心裡的,卻是一把沾滿血跡的尖刀”
“那這樣子豈不是很難辦,凶手如果考慮的那麼周全,那麼會不會真就如你最初說的那樣,考慮到謀殺失敗的可能性,用其他東西蒙住自己的臉”
白鳥任三郎忍不住問道。
徐然自嘲道“這也是我一直顧慮的問題,所以才會想著開展備用方案,也算是打上一記預防針,防護於未然了。”
“好了,不說這個。服部,能問一下,我剛才說到哪裡去了?”
“第二點剛說完。”頭也不抬說了一句,服部平次此時還在糾結於剛剛徐然提出一些分析結果。
有關詳細細節上的問題,他覺得有些東西,還是頗有爭議性的。
“第三和第四點,凶手就居住在案發附近幾條街範圍內,並且不具備獨居條件;他沒有工作,或者從事較低層次的工作。”
“第五點,在性格這方麵,服部平次推測的沒錯,他行事大膽細致、計劃周密。但需要補充的是,凶手精神亦極度壓抑,可能有精神分裂的跡象,但在工作生活中,因為嚴格自控,不為人知。”
“所以,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凶手過去所處的環境中,一定有某件事,並且是對他的人生形成重大影響並且一直存在著的事,造成了他的長期壓力。”
“可能最後一點,你們或多或少都還是有些不理解,所以我在這裡再詳細解釋一下。凶手對待屍體非常殘忍,殘忍到什麼程度呢?力道近乎失控,砍下四十多刀、刀刀見骨。
“並且所砍的位置,並非集中在死者麵部的脆弱部位,更多的則是對方額前的位置,完全沒有出於掩飾屍體身份和關鍵特征的目的,進行了麵部毀容。”
“這樣的行為,做好殺人準備前的平靜,和在進行虐殺過程中的那份癲狂,一冷一熱,冷靜又憤怒,克製而瘋狂,這樣矛盾的表現,必然源自長期壓抑後的極度精神扭曲!”
“凶手的生活可能很不如意,所以他的殺人衝動,也可能僅僅是源自想報複社會的一點病態想法。”
“以這樣粗魯、簡單的方式殺人,是出於本能,而且這也應該隻是凶手的第一次,不排除是否第二個受害者已經出現的可能性。”
“這樣的人,在現實裡不會從事需要複雜智力和人際能力的工作。以他的精神狀態,也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