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重拾自我!
二舅媽聽了一愣,然後笑道“瞧我,吃餃子可不是得有蒜嘛,我這都給忘了!”說完二就出了屋。
媽媽瞪了文慧一眼,道“就你事兒多!”
“嗐,小孩子想吃就說唄,也是你二嫂子忘了,因為平時我家都不怎麼吃蒜,這一時就沒想起來!”二舅笑嗬嗬得道。媽媽聽了也就沒再說什麼。
不一會兒,二舅媽就回來了,手裡還拿著兩頭蒜。回到座位上就邊剝邊說“文慧,你吃幾顆?”
“一頭差不多吧!”文慧心想悠著點吧,彆統共兩頭蒜還都讓自己一個人吃了。
“一頭?你吃得了嗎?這個吃多了可辣著呢?”二舅媽驚訝地說道。
“沒事兒,我喜歡吃辣!二舅媽您給我,我剝吧,我吃多少剝多少。”文慧伸手打算自己剝。
“那你剝完蒜可彆揉眼,可辣著呢!”
“嗯,我知道!”說著文慧就接過了二舅媽遞過來的蒜。
“我幫你剝吧!”洪斌伸手打算幫忙。
“不用,我又不是小孩子!”文慧順嘴說了一句。
眾人一愣之後就都笑了。文慧這才想起來,如今的自己可不就是一個小孩子嘛,她這是暴露了?明白過來之後嚇了一身冷汗。但她悄悄抬頭一看眾人的神色,這懸著的心才緩緩落了地。大家笑過之後依舊是該吃吃,該喝喝,沒人把她剛才的言論當做一回事兒。
這頓飯在文慧吃了一頭半大蒜後終於結束了,而文慧這種吃法眾人驚訝之餘,就認定了這是小孩子淘氣逞能,吃完一準得胃口疼的結果。於是回去的路上,文慧迎來的就是老媽的嘮叨,姥姥的擔心。
直到傍晚,見文慧確實沒有難受胃疼的跡象,媽媽才逐漸放下心來,文慧的耳根也終於清淨了。
姥姥突然想起之前去玩牌的時候,自己的一個棉坎肩落在人家了,想讓誰幫她去拿一下,要不然出門去個廁所老穿大衣很不方便。媽媽說她去,文慧這次沒有爭。因為她記得上一世就是因為自己領著表妹搶著和媽媽去拿姥姥那件坎肩,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被一匹驚了的騾子毀了容,在臉上留下一道深深傷疤。這一次她絕不能再讓悲劇重演,一定不出門了。
見媽媽走了出去,文慧也沒有吱聲,琳琳見了卻道“文慧姐,咱們倆和老姨一起去給姥姥拿坎肩吧?”
“咱們去乾嗎,又不是去打狼,要那麼多人去乾嗎?”文慧連頭都沒抬就訓斥了琳琳一句。她可是記得上一世就是因為琳琳的慫恿,自己的缺心眼造就了後來的結果。這小妮子從小就鬼心眼子多,一直耍的她團團轉,她一個做姐姐的老是被妹妹指揮著,也是夠可以的了。
過了大概三十多分鐘,媽媽就回來了。走進屋,媽媽就心有餘悸得道“哎呦!可嚇死我了!剛才我拿坎肩回來時,經過趙有才他們家附近,就看到一匹驚了的騾子從胡同裡竄了出來,騾子的主人拿著個鞭子在後麵正追著呢,我這就趕緊跑回來了。這要是被它給踢上一腳,不死也得毀容了。今兒得回文慧她們沒張羅著要去,她們若是去了,這一身小紅衣服可是得招了騾子的眼了,那可就遭了!”
“嗯,我們文慧乖著呢!”姥姥說著還用手呼嚕呼嚕文慧的頭,一臉的慈愛。
此時文慧所想的是,這一次她沒有去,可是驚了的騾子還是出來了,希望它沒有傷到人才好,這瘋騾子的厲害她可是親身體驗過的。
次日,文慧的老媽就打算回家了,這次回去沒有帶文慧走,而文燕也因為文慧的堅持而留在了姥姥家,也沒有和四姨回去。其他人也都各自回了各自的家,姥姥家一下子就清淨了下來,從此文慧開始了她跟姥爺的學畫生涯。
每天早上起來,文慧在院子裡做做早操跑跑步,然後把姥姥家院子掃一遍。乾完這些,基本上文燕就該醒了,然後她就開始給文燕把尿、穿衣服。打理完文燕,把所有人的被子都疊好,把炕收拾乾淨。然後下地洗臉,給文燕洗臉
這些零散的小事日日做起來也就習慣了。文慧本身也會照顧小孩子,隻是如今力氣小了些而已,理念還是有的。文燕又是個省心好帶的孩子,所以這日日相處下來,姐妹倆配合的也是越來越默契。
比如早起文慧給她穿衣服,她就會配合的伸胳膊伸腿,到時間給她把尿她才會尿,已經很少尿濕尿布了。到喝奶的時間她就會咿咿呀呀的叫,文慧給她充好奶她也會自己抱著奶瓶喝了等等等等,總之照顧她,文慧覺得越來越省事了。
姥姥家的家務活本來就不多,姥爺乾了點,她乾了點就沒啥了。平時姥爺會給她講講調色的理論知識,也給了她兩隻毛筆,教她畫一些簡單的花鳥魚蟲。由於文慧上一世自己畫畫也有一些功底,所以這些時日跟姥爺學起來倒是不難。
時間就在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子裡流逝,轉眼已是春末夏初了。這期間爸爸媽媽也來看過幾次,送了些錢、奶粉、還有糧食過來。看著文燕已經長得水水靈靈,不再是當初瘦弱的樣子也很是欣慰。姥姥姥爺對文慧也是讚譽有加,說她不僅會照顧文燕,還會幫著做家務,畫畫不僅有很高的天賦,而且也很用心,進步很大。誇的文慧都不好意思的不知作何反應了。
文燕現在已經會扶著窗台站一會了,偶爾也會試著邁動小腿走兩步,雖然會立即摔倒,但是她一點都不氣餒,繼續樂嗬嗬的爬起來玩。要拉粑粑或者要尿尿也都會奶聲奶氣的叫姐姐,除了玩得太忘乎所以,輕易不會尿褲子了。看著文燕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聰明,文慧也是很欣慰。
據媽媽說,春天爸爸又開了大概兩畝荒地,種上了向日葵和花生。
正月時與文慧她們分開後,媽媽又買了很多生瓜子,都做了五香瓜子。這些瓜子被爸爸分批次的推銷給了附近幾個村子的小賣部,剩下的趕集也賣了一些,而最大的買家就是舅姥爺的大兒媳婦所在的宏發副食品超市(也就是農村所說的供銷社,隻不過規模要大得多)訂購的三千斤了。
五香瓜子由於味道好,口感好,在北京很受歡迎,大城市需求量也大,人家就打算簽訂一個長期合同,同時也希望在價格上更優惠一些。媽媽聽到此消息時很是高興,但冷靜下來時又有些犯愁,這如果要長期大批量的做五香瓜子,農活可就耽誤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