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重拾自我!
年後,廠子的訂單相對穩定下來,沒有年前那種瘋狂追加的架勢了。
如今生瓜子的庫存已經快要告罄,需要聯係新的進貨渠道。之前初二回姥姥家,聽大姨夫說他們去內蒙古打家具時,見當地家家戶戶都種了大麵積的向日葵。
如今想起來,爸爸就打算去大姨夫說的地區考察一下,看看那裡的瓜子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可以,就想著能不能和當地建立一個長期的合作。於是在媽媽和爸爸去了一趟大姨家,和大姨夫談過後,就決定幾天後由大姨夫帶著爸爸和二叔一起去內蒙古走一趟。
這天一大早上,家裡就來了客人,好像是媽媽的二表姐夫,說是他家的大兒子二月十六日結婚,請爸爸媽媽到時候去喝喜酒。文慧對於這個表二姨,還是有些印象的,記得她就是老舅李富仁的親二姐。這個二姨的家就在離甜水村不遠的桃溪村,文慧上一世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都是從桃溪村上的,後來各村並校,這才搬到了林旺村。
“老妹子啊,我老妹夫呢?”二姨夫接過媽媽遞過來的熱茶,笑著道。
“哦,孩子他爸啊,早上說得去趟鎮裡談點事兒,一大早就跟司機走了。”媽媽說著坐到了屋子另一麵的椅子上。
“哦,我還想著求老妹夫幫個忙呢!”二姨夫不好意思的道。
“嗐,啥求不求的,二姐夫有啥事就直說?”
“就是我家這大小子要娶的媳婦,人家要求得用汽車娶才行。可這現如今一個村能有個一輛汽車就算不錯得了,這車哪是那麼好借的呀!”二姨夫用手比劃著,滿臉的無奈。
“我也知道,人家閨女能樂意嫁入我們家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家條件也不好,倆大小子都要蓋房娶媳婦,實在太難,現如今能娶著媳婦就不錯了,得知足。所以我就想著,問問妹夫能不能幫我聯係聯係哪有汽車,我們就是租一天也行啊!”
“二姐夫,那對汽車的樣子有要求嗎?我家自己有個雙排汽車,前頭有兩排座,平時都是送貨用的。如果能行,我們可以耽誤一天,讓司機給娶趟媳婦去。”
“你們自己有汽車?那敢情好啊。他們也沒說非得要什麼樣式的汽車,這雙排前邊的座能夠坐新娘子就成,娶親的實在不行坐車鬥兒裡也是可以的。”二姨夫滿眼的激動。
“如果行,那我就跟富興說一聲,到十六號讓司機開車早點去。”
“行行行,肯定行!”二姨夫高興地搓著手。“那啥那我就不多待了,還有好幾家沒送信兒呢,到時候可就麻煩你們了啊!”二姨夫說罷就起身告辭了。
轉眼十六號就到了,文慧和琳琳都早早的被媽媽給叫了起來,吃過早飯,就梳妝打扮。媽媽最近出手也很是大方,文慧手裡總是有媽媽給的零花錢,雖然不多,但是每天塊兒八毛的還是有的。
上一世文慧可是上了四五年級才算有了一點點零花錢,之前可是為吃塊一毛錢冰棍都要磨一天的。要想從摳門的老媽手裡要錢?那可是非常困難的,沒有點兒毅力可是彆想如願的。
文慧此時上衣穿了一件紅色的呢子小風衣,裡麵是淡黃色的圓領毛衣,下身是個黑色的喇叭腿褲子,褲腳處還有一圈彩色亮片,腳下是一雙紅色的小皮鞋,被媽媽擦得程亮。雖說文慧對這種打扮不太感冒,但確實比之前穿個花棉襖的笨拙樣子順眼多了。
琳琳則穿了一身同樣是紅色的套裝,喇叭袖、喇叭腿的款式,整體感覺有點像西遊記裡小白龍的老婆和小白龍打鬥時的那身兒紅衣服。文慧知道自己老媽特彆喜歡給小孩子穿紅色的衣服,上一世她小時候的衣服也有很多都是紅色的。如今把她和琳琳都打扮的紅彤彤也就不足為奇了。
老爸由於出差去了內蒙還沒有回來,如今也就隻能她們娘仨個一起去了。有娶親任務的司機張伯早就出發去了桃溪村待命了,而她們仍舊是自己騎著二八大杠去。
穿越過來後,文慧還是頭一次往村西邊來呢,之前去姥姥家都是從村子東邊走的。如今的道路還都是土路,雖說冬天剛過,還沒有下過雨,路麵並沒有泥濘的狀態,但依然是坑坑窪窪。幸虧騎車的老媽技術不錯,總能尋到相對平坦的位置騎過去,所以倒是讓坐在後座的文慧不至於被顛簸的散架。
“文慧呀,你的腳一定要哈勒開啊,千萬彆貼著車架,否則腳掩進車條裡可就遭了!”時不時的媽媽就會提醒文慧一句,生怕她掩到腳。
“媽,我知道,不會掩進去的,您就放心吧,我又不傻!”文慧在聽了不下七八遍後,終於忍不住了。
“嘿!你這孩子!”媽媽聽了,嘀咕了一句。
終於到得桃溪村二姨家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
“媽,幾點了?”
媽媽抬起手臂看了看腕子上的手表道“九點半多了。”
“哦,這是起大早趕晚集了?我還以為剛八點多呢。”文慧小聲嘀咕道。
此時二姨家的院子裡已經有很多人在了,他們三三兩兩的都在一起抽煙聊天,還有很多小孩子在跑動玩耍。在門口眾多的自行車當中,一輛貼著大紅喜字的藍色雙排汽車很是顯眼。文慧看了看,並沒有見到張伯的身影。
從大門口走進院子,看到院子東麵,靠近正房的位置用土坯搭了三口大灶,灶的旁邊用土坯搭起了幾張門板,當作臨時的備料台。台子上擺了很多切好的菜。台子南邊有幾個大盆,盆裡放著排成螺旋狀的碗和盤子。有幾個大師傅穿著藍布圍裙,帶著套袖在那忙碌著,炊煙嫋嫋,熱氣騰騰。
媽媽把自行車在院子裡的一個角落處放好,就領著琳琳和文慧走向了正房。
這時候的婚禮,來的客人都很多,因為不光是親戚來了,一個村子裡挺好不錯的,街坊鄰居的也大多都會來,而且一來就是一大家子,所以場麵非常熱鬨。
來隨禮的人,關係近的會買個毛毯或者扯一匹做被子麵的布料,然後再給五塊到二十塊錢不等的禮錢。親戚裡的長輩還會給一對新人磕頭認親的紅包,裡麵的錢根據關係遠近和自家的條件好壞也略有不同。鄉裡鄉親的就會隨個兩塊錢到五塊錢的禮錢,然後興高采烈的到新屋去一睹新媳婦的風采。
小孩子們則爭先恐後的到新屋去抓瓜子和喜糖吃。整個婚禮從頭到尾都沒有幾十年後那種隆重奢華的典禮盛況,但卻也是一派賓主儘歡的和諧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