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他們來的鎮子叫長寧鎮,雖然鎮子不大,但酒樓飯館、當鋪醫館一應俱全,足以滿足鎮上和附近居民的日常所需。
鎮上的街道鋪著整齊的青石板,歲月在其上留下了深淺不一的印跡,記錄著來往行人的步履。
街道兩旁,古樸的店鋪依次排列,木質的門窗半開半掩,散發出淡淡的木香,仿佛能聞到歲月的味道。
透過半開的門窗,隱約可見店內忙碌的身影,或是店家正在熱情招呼客人,或是夥計正在整理貨物,處處透露著生活的氣息。
偶爾有幾個小商販站在馬路邊上售賣貨物,他們或是高聲叫賣,或是與過往的行人討價還價,聲音此起彼伏,為小鎮增添了幾分熱鬨與喧囂。
這些聲音與遠處傳來的馬蹄聲、車輪滾動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長寧鎮獨特的市井之音。
秦逸先拉著蔣二笙在鎮上逛了一圈,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然後找了個麵攤要了兩碗肉絲麵。
吃完麵,去賣布的地方買了兩套成衣,又買了一床被子褥子。
路過酒樓的時候,酒樓裡傳出了烤雞的味道,很香,惹得剛吃完肉絲麵的秦逸,都不免吞咽了下口水。
他眼睛一轉,對蔣二笙說道:“相公,你幫我去買兩套刷牙子和牙香好不好,我剛才忘了買荷包了,咱倆分工合作,更快一點,不然劉叔等急了。”
蔣二笙點了點頭:“行。”
秦逸說道:“那一會兒你買完了,咱們倆還是在這集合。”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了銀錢給了蔣二笙。
等人走後,他直接進了酒店,要了十個烤雞。
店小二聽說他要買十隻烤雞滿臉震驚,要知道他們酒店的一隻烤雞就是七十文,烤完了也就二斤肉左右,十隻烤雞就是七百文,大半兩銀子啊。
而活雞才十二文一斤,一隻也就二三十文。
一般的老百姓是舍不得買的。
尤其秦逸穿的比一般老百姓還窮的樣子。
店小二沒有動,而是禮貌說道:“客官,十隻烤雞是七百文,麻煩您先付一下。”
要是對方想吃霸王餐,拿了雞就跑,他到時候追不上怎麼辦。
秦逸掏出了一兩的碎銀子給他,店小二收了銀錢,又找了錢後,才去後廚給他裝雞。
他們酒店的雞是鎮上獨一份,用秘料醃製過的,烤出來外焦裡嫩,十分好吃。店裡也每天隻準備二十隻,沒想到這才剛烤出來就賣了十隻。
果然,人不可貌相呀。
秦逸接過店小二遞給他的雞,走出酒店,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把烤雞放到了空間裡。
想著,這雞肉味道這麼大,不能拿出來,晚上叫老婆跟他一起去空間裡吃。
然後,剛要去買荷包就見蔣二笙回來了。
秦逸也就放棄了要去買荷包的想法。
算了算,兩人好像也沒什麼想買的了,而且現在住在蔣家買太多不方便,便回去了。
桃花村之所以叫桃花村,是因為村口有一棵五百多年的桃樹,要五六個成人才能抱得過來,因此,才有了桃花村這個名字。
而村裡的人沒事就喜歡在這樹下做活嘮嗑。
看到劉叔駕著牛車從鎮上回來,車上坐著蔣家的蔣二笙和新娶的男妻,眾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交換了幾個神色。
當初蔣家要娶男妻的這事,在村裡可是大事件,往上數還是七十多年前,隔壁村子兩戶娶不上媳婦的人家,這麼湊合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