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樣有些麻煩費事,但接下來的出征之行卻是一個很好篩選他們的機會。
讓他們跟隨著隊伍一起,並不是代表他們就是國軍隊的成員了,國軍隊的編製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就可以加入。
按照書上所學習的知識,不管什麼團隊組織都得有個門檻才行,否則就會讓大家覺得他們國軍隊很無所謂,更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
所以,每個加入的人必須調查了解每個隊員的個人及家庭情況,家世清白的人就可以加入,如果有一些問題的,比如像這幫土匪,肯定不會得到國軍隊正式的編製。
隻不過目前情況特殊,他們國軍隊也需要快速擴大規模,所以隻能特殊處理了,另外給這些犯過錯的人另外設立一個隊伍,他們待遇自然不會有正式隊員好。
但在此之前,他們也必須要經過一番改造跟訓練才行,合格的才會錄用,不合格的就直接派到勞役場。
不然就這麼輕易的讓他們加入到隊伍中,誰也不會放心使用。
之所以帶上他們一起去攻打土匪,一是為了立威,讓這幫人見識下他們國軍隊的實力,好好的震懾下他們,敲打掉他們的小心思。
其次就是看他們的表現,如果想要跟著他們國軍隊,那就要拿出自己的態度跟誠意來。
要想以後都能做個堂堂正正的人,過上好的生活,那肯定就會有所表示了。
所以,一個人到底是還能改造還是徹底沒救了,隻要拿出來溜溜就能見分曉了。
——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剿匪行動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的兩次剿匪都十分的順利,這讓整個國軍隊士氣大增,簡直是越戰越勇,真有點所向披靡的架勢。
國軍隊由最初的六百人到八百多人,再到現在的一千七百多人,而國軍隊所過之處,得到了當地鄉親們熱烈的歡迎及感激!
為什麼呢?
當然是因為國軍隊不僅幫他們剿滅了附近的山匪,還把他們損失的物資錢財如數的還給了他們。
甚至有些損失慘重的人家,還額外得到了補償,房屋被燒毀的,國軍隊的士兵們幫著一起搭建,家裡留下孤兒寡母的,國軍隊也出麵幫著安置。
同時,國軍隊還對外發出了招新的消息。
這也是國軍隊為何如此快速發展到一千七百多人的原因,這裡麵山匪加起來隻有五百多人,剩下的六百多人全是當地人自願報名加入的。
對於年輕男兒而言,骨子都帶著一股熱血,報效祖國的豪情壯誌,更何況如今這個世道不好,彆說想要個前程了,就是生存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唯一的途徑或許就隻有入伍,拿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去拚一拚了,即使沒有前程,但好歹能吃飽肚子。
特彆是窮苦人家出身的人,家裡兄弟姐妹又多,根本就吃不飽,想要出頭更是舉步艱難。
在這個很注重手藝傳承的年代,想要學一門手藝,不僅要給學費,還得為對方當好幾年的勞力,沒個年的時間,根本不會傳授。
對於家境貧寒的人家而言,學手藝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過硬的關係,否則什麼都沒有,根本就沒師傅願意。
而入伍不僅不花錢,還能包吃包住,這樣也就能為家裡減輕一定的負擔,所以這是他們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