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它,犧牲健康換來的。
許秋三人戴好麵具後,楊欽開始操作。
他首先打開刮塗儀器的加熱裝置,設定溫度為60攝氏度恒溫,隨後啟動旁邊的加熱攪拌台,設定溫度60攝氏度,轉速.m.,對PCE10:PCBM,和PFN溶液進行攪拌。
其中,PCE10:PCBM是有效層溶液,裝在避光的小棕瓶內,PFN是臧超軍和盧長軍他們開發出來的一種聚合物傳輸層材料,用來取代傳統的PEDOT:PSS傳輸層,構築正結構的器件,被裝在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中,溶液也是無色透明的,粘度不大。
許秋平時常用的器件結構是以氧化鋅為傳輸層的倒結構器件,現在楊欽他們用的是柔性襯底,無法高溫退火,很難使用氧化鋅的結構,便選擇PFN作為傳輸層材料。
接下來,楊欽將懸臂上的剃須刀刀片取下,更換一枚新刀片,然後清理樣品平台,放置一枚柔性襯底基片,並用夾具將基片伸展開、固定好,最後,用控製器調控刀片的位置,位於樣品上方大約35毫米的位置。
在過來的三個人裡,學妹對藍河實驗室的關注度最低,基本上就是過來湊個熱鬨,打打醬油,而學姐是最為關注藍河實驗室情況的。
“這個高度是怎麼控製的,靠目測嘛?”戴上防毒麵具後,陳婉清的聲音有些甕聲甕氣的。
楊欽尷尬一笑:“沒錯,現在就是靠目測,我已經建議藍河去招個程序猿來寫控製程序,這段時間正在麵試呢。”
陳婉清聳了聳肩:“好吧……”
這大概就是科創公司的真實寫照吧,從某種程度上科創公司和做科研也差不多,都是在探索一個比較前沿的領域,隻是科創公司為的是商業化的應用,失敗的代價很大,概率也很高,如果成功了,收獲自然也很高。
待兩個加熱台的溫度均保持在60攝氏度後,楊欽開始刮塗實驗,首先是PFN溶液。
他用去掉針頭的一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吸取了大約200微升的溶液,擠出到柔性襯底的一側,然後啟動控製台。
刀片在基片上方緩緩刮過,帶動著溶液經過基片,形成了一層薄膜。
之後,還要進行100攝氏度的退火操作,讓薄膜上殘留的溶液完全揮發。
整個過程消耗的時間比旋塗略微長一些,另外一個問題是比較費溶液,正常旋塗隻需要70100微升,如果是噴塗的話隻需要1520微升,這裡刮塗卻需要200微升。
楊欽繼續又用同樣的方法刮塗了一層PCE10:PCBM有效層。
退火期間,陳婉清問道:“另外一個傳輸層和電極怎麼解決,是全溶液法嗎?”
“沒錯,”楊欽回複道:“另一個傳輸層材料用的是PDINO,電極材料用的是銀納米線,分彆用刮塗法和滴塗法製備。”PDINO是PDI的衍生物,可以作為傳輸層,替代正結構的金屬鈣。
“我還以為是蒸鍍呢,”許秋接話道:“如果這樣的話,你們能做到3%、4%的效率,其實也不算低了。”
“是啊,”楊欽點點頭,“就是器件性能有點不太穩定。”
隨後,楊欽再次刮塗PDINO、滴塗銀納米線電極,完成了一批器件的製備。
因為全溶液法不需要蒸鍍,所以器件製備的總體速度比在魏興思組裡要快一些,排除溶液配製、清洗基片的操作,隻花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結束實驗後,四人脫下防毒麵具,離開化學實驗室,返回器件實驗室,楊欽把新製備的器件交由他的一個同事。
這時,許秋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數了數人頭,發現加上楊欽,房間裡麵一共有六個白大褂。
仔細一看,藍河居然親自上陣做著實驗。
藍河看了眾人一眼,說道:“楊欽你帶他們先去辦公室坐一會兒,我等下馬上過來。”
“好的。”楊欽把許秋三人領到隔壁的辦公室,然後用一次性紙杯幫忙用飲水機接了三杯水。
坐下後,許秋隨口問道:“你們這邊的實驗室建設有多久了?”
楊欽想了想,說道:“大概半年多吧,我是春季入職的,最開始幾個月一直在裝修,差不多兩個月前才剛剛把器件實驗室弄好,然後就是一直嘗試,一直失敗,直到上周效率才剛剛破4%,這周藍河就把你們給請來了。”
陳婉清關注的點比較獨特:“春季入職?”
“是啊,”楊欽無奈說道:“交大那邊,我的導師不放人,就延畢了半年。對了,你們都是魔都綜合大學的?”
“嗯,我來給你介紹一下,”許秋主動說道:“我是今年直博新生,博一,這是我的學妹,韓嘉瑩,大四剛剛保研,這是我的學姐,陳婉清,博三,明年畢業,嗯,我們學校的博士是三年。”
“三年,真好啊,”楊欽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哎,我當時就是一念之差,選擇了交大,要不是我態度強硬,估計導師得延我一年。”
“其實哪裡都差不多啦,”陳婉清安慰道:“現在我們學校的教授們聽說一直在聯合給學校提意見,說要把博士的年限提升為四年,說不定過幾年也改了呢。”
PS:新的一個月到來,月初萬字更新,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