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材一216。
許秋打算把模擬實驗室中的結果,在現實中推演一遍,早點轉化為成果,落袋為安。
於是,許秋在實驗室中找到正在清洗基片的莫文琳,說道:“最近三元器件的文章寫的如何?”
“還可以,”莫文琳應和了一句,隨後把清洗溶劑從丙酮更換為異丙醇,繼續說道:“總體就按照你之前說的‘受體合金’的思路進行撰寫,現在不論是從光吸收的角度,還是器件短路電流密度方麵,都可以佐證這個觀點。”
“嗯,不錯,”許秋話鋒一轉:“今天有空幫忙做兩個體係,PCE10:IEICO4F和PCE10:FN4F,我要製備一批半透明器件。”
莫文琳點點頭:“好呀,具體器件製備和正常器件有什麼差彆嗎?”
許秋解釋道:“到蒸鍍前都是一模一樣的,蒸鍍的時候需要用到特殊工藝,到時候我再教你,對了,溶液我昨天已經配好了,放在了攪拌台上。”
“好的。”莫文琳比了個OK的手勢,待許秋走遠後,小聲嘀咕著:“許秋怎麼越來越像魏老師了呢?”
這並不是她的錯覺,魏興思平常找人辦事就是這樣,先和人打聲招呼,隨意聊幾句,然後轉移話題,比如:“孫沃,昨天器件測試結果怎麼樣……噢,不太行是吧,那今天繼續再試試……對了,你有空去跑一趟財務處吧,遞送一下這個月課題組學生補助的預約報銷單。”
許秋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學會了這種說話的技巧,上來直接找人辦事太直白,鋪墊一下就順理成章了。
同莫文琳交待完事情後,許秋返回裡間辦公室,又找到陳婉清和韓嘉瑩,問道:“學姐,學妹,藍河公司目前的情況現在怎麼樣?”
“嗯……”陳婉清想了想,說道:“藍河科技那邊,又新聘請了一位程序猿幫他們寫控製程序,現在刮塗的穩定性比之前好了一些;”
“同時,上周他們找了一家魔都的微納加工所,定製了一個陶瓷刮刀,據說在刀片底部進行了多片層的鱗片狀結構設計,有助於提高膜厚的均勻性;”
“另外,他們還把刮塗機器轉移到了手套箱中,不用在空氣中刮塗了,現在基於J1:IDIC體係的性能最高,目前刮塗效率已經能做到8.6%,僅比旋塗法的11.5%結果低3個百分點……”
許秋點點頭,三周左右的時間,就有這麼多進展,他並不感到意外,畢竟是藍河的主公司,不差錢,儀器都是最好的,而且招到的員工也都是名校的碩士、博士,戰鬥力自然是比較可觀的。
隨後,韓嘉瑩說道:“另外藍河光電材料那邊,楊欽帶著新招來的碩士生,開始進行合成,我和學姐讓他們從兩種標準給、受體材料開始,也就是J1和ITIC,因為是從原材料開始合成,難度不低,現在他們還在摸索條件……”
許秋了解了所有情況後,問道:“這周你們打算什麼時候過去?”
“師兄你要一起來嘛,”韓嘉瑩頓時理解了許秋的意思,開始幫忙分析:“周四師兄你要上課,周五國慶藍河他們應該放假,那我們周三過去?”
陳婉清點點頭:“我沒問題。”
許秋也應和道:“行,那就周三吧。”
陳婉清又隨口問道:“許秋,你怎麼突然想著去藍河那邊?”
許秋解釋了一下他第二個工作的想法:“我想用學姐的IEICO4Cl材料,搭配H43、J2、PCE10三種給體,到藍河那邊用刮塗的方法製備柔性、半透明、多彩、全溶液加工的有機光伏器件……”
“這樣啊……”陳婉清思索片刻,說道:“這個想法還不錯,如果器件結果不錯,能發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對工藝的要求比較高。對了,許秋,這個工作你打算自己做,還是……”
話說了一半,陳婉清突然想到了什麼,轉頭看向許秋。
許秋則做出一副無辜的眼神和學姐對視。
“行吧,行吧。”陳婉清很快敗下陣來:“反正我手裡這篇IEICO4Cl的文章馬上就寫好了,就順帶幫幫你吧,說吧,預期達到什麼結果?”
“效率7%、8%吧,不用太高。”許秋回應道。
陳婉清白了他一眼:“7%、8%還不高,之前8.6%的結果是在ITO玻璃基片上僅刮塗有效層的結果,電極、傳輸層都是蒸鍍上去的三氧化鉬和鋁電極,如果換成柔性加半透明器件,我們得到的結果就隻有6.2%,而且這還是最適合刮塗的IDIC體係……”
“學姐,那隻能拜托你多加油啦。”許秋笑著說道。
說完,他瞄了一眼模擬實驗室III中初步摸索出來的結果,按照之前的思路,利用刮塗法製備柔性、半透明、全溶液加工的器件,三個體係中效率最高的是PCE10:IEICO4Cl,僅有5.1%,距離7%、8%還有較大的差距。
確實任重而道遠啊,這有點類似一個數學現象:“0.95的十次方約等於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