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有什麼話你說啊?就我們一家子又沒外人。”
“是啊!阿英,這裡沒外人有什麼話就說吧!”
“當家的,蜂蜜這麼好賣,我們明天是不是再進山,那蜂蜜在山裡麵難保那天彆人也發現了,還是弄回家的好。”
燕妮看到爹沉思便插話道“爹娘,我覺得這事不能急。”
“怎麼就不急了,蜂蜜這般金貴,進山一趟都抵咱家種多少年田了。”
哥哥也說“娘,我也覺得不能急。”
娘還要說些什麼被爹阻止了“聽聽孩子怎麼說。”
哥哥就說“第一,現在是春種,我們家老往山裡跑,太引人注意了。第二以前後屋村有人養過蜜說蜂也賣過蜂蜜,也沒見那人發家了,所以隻要自家人不往外說,就算彆人發現了蜜蜂也不會打這注意的。”
“嗯!軒兒說的有理!”爹很讚同哥哥的說法。
李氏“唉!就你們理兒多,我不就聽說那蜜多了,蜂就不去采蜜了,這長時間不割蜜覺得怪可惜的。”
“娘,不可惜。以後想個法子把蜜蜂捉回來養,咱家就有很多蜂蜜啦!”
“你這孩子說得輕巧,蜜蜂這麼好養彆人早就發了。”
“既然這樣,春種之後再想這些吧!燕兒、樂兒、雨兒你們記住了,關於蜂蜜的事不可往外說,知道嗎?”
幾個丫頭齊齊答應。
一天中午,三伯家的小堂弟陳世宗來家裡喊話。爺爺回來了,叫爹和大哥去說話,又說今晚全家人去老屋吃飯。
在飯桌上老爺子也說了他這段時間的經曆,原本他在大姑家小住的,大姑家的鄰居有個親戚是專門給人看風水的,那個鄰居說想去開開眼,並問他去不去,老爺子一時興起就跟了去。
因為消息不靈通,家裡出了這樣大的事他都不知道,回到鎮上得到消息,大姑家都沒去就趕回來了。
回到家聽到陳世軒平安無事,他的心才落回了肚子裡。
三伯伯“爹呀!咱家是得菩薩保佑的,軒兒在山裡都能得貴人相救,這福氣大著呢,您老就放寬心吧!”
張氏附和,“就是就是,這俗話說得好,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伯父伯母你一言我一句說話都漂亮,那天兩家紅臉的事一句沒提。
春種過後就是清明,直到清明祭完祖,燕妮家才有時間再次進山割蜂蜜。
這次燕妮沒有去,就是爹娘倆悄悄地一人挑著兩隻水桶去的。回來的時候水桶都是滿滿當當蜂巢,應該是去了幾處。
彆看幾桶蜂巢,搖出來的蜜才五十四斤。
這次賣蜜是爹誰也沒戴,悄悄去的,為的是不引人注意。
燕妮在家琢磨怎麼跟陳孝才說自己前世看到的蜂箱的樣子,說得太清楚又怕引人懷疑。於是就找自家哥哥,先把蜂箱設計出來。
沒想到第一步就卡了,原因是燕妮照著前世的記憶,說蜂箱要做成方的箱子,哥哥說蜂巢在樹洞裡是一塊塊圓的,好幾塊在一起,就應該做長圓形的籠子。
哦,哦!她怎麼忘了,以前在老家的鄰居那兒,就看見過裝蜜蜂長圓形的籠子,可是用那籠子能養成功嗎?人家大規模的都是用的箱子。
討論到最後兩個都畫出來,燕妮的就要複雜一點,裡麵還有幾個空框,是給蜜蜂做巢脾用的。她隻知道這些,其它的以後再慢慢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