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正因如此,使得在軍事層麵,很難真正對這片區域實施防守與保護。
李春來也終於明白,為何撫順關、撫順失守後,萬曆皇爺都坐不住了,這是真的已經威脅到遼沈腹心了。
想要保護遼沈腹心,那便隻能是拒敵以外!
隻可惜,依照大明現在這種狀態,想達成這一點……跟‘高山仰止’都差不多了……
……
用了兩天出頭趕到遼陽,李春來並沒有在遼陽這邊停留,繼續一路往北。
而過了遼陽之後,就更熱鬨與喧囂了。
官道上已經不隻來自各地的輜重物資隊伍,還有一部分後續援軍。
尤其以路途遙遠的川兵、少數民族兵,以及西北兵居多。
看著這些外地兵,尤其是這些少數民族兵五花八門的打扮,各式各樣的兵器,李春來麾下的弟兄們,簡直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李春來也有些歎為觀止。
這真是‘彙聚天下精銳與遼地’了!
如果不能把這場仗真正打好,那到底得有多傷?
李春來其實很想跟這些客兵結交一下,但仔細思慮良久,他還是忍住了。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說白了,‘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這種狀態,裝高冷肯定比誰都舔的舔狗更穩妥。
因為李春來並不知道,這幫人的核心來路究竟是什麼,也還不夠全麵了解全局。
自不能太過貿然。
而隻觀各部的軍容軍貌,哪怕李春來這邊隻是烏合之眾,可,真比李春來部強,乃至是強很多的,李春來到此時還一部沒見到。
反而是許多客軍,都是很謹慎的打量著李春來他們這股明顯不太大的小人馬。
在李春來巧妙的帶節奏之下,麾下弟兄們顯然也很受用周圍客軍看過來的那等目光,士氣不自禁又被帶起來不少。
……
就這樣一路噪雜,學習又成長。
萬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
李春來部終於是來到了滾滾渾河之畔,看到了巍峨聳立的沈陽城。
此時的沈陽城,簡直可以說是此時大明最熱鬨的城池,真的是五湖四海、八麵人流彙聚,各種物資堆積如山。
諸多客兵、輔兵,再加上民夫雜役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城裡根本就裝不下了。
便隻能在城外劃分臨時駐地區域。
李春來何等機靈?
在來路的時候他便是思慮好了,計算的很是精妙,他們趕到沈陽城下的時候,還是一大早,剛剛過辰時而已。
這就使得,李春來過來後並不用著急先找駐地紮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謀劃一下。
後世有句話說“選擇大於努力!”
須知,這般狀態,客兵多如牛毛,山頭更是此起彼伏,找誰報到,裡麵的區彆可就大了!
若是能找一把手、經略楊鎬直接報到,李春來顯然不會找其他人!
否則,一旦把李春來部劃給了那個不要命的純莽夫,那,他李春來找誰說理去?
這也是李春來會帶著這麼多銀票,並且,死抱丁公公、以及內廷的大腿,趕來遼地的核心原因!
他必須為自己尋找支撐!
讓洪斌、張黃帶著隊伍原地休整,李春來當即帶著俞瑤、陳六子、田景、馬五等人,來到了沈陽城南門之外。
如果放在尋常狀態,李春來一個副千總,在沈陽這種地方,其實級彆真不算低了,已經算是小上層。
可此時,各地客兵來的太多了,守門的沈陽駐軍眼光不經意間也提高了許多。
一看李春來一行十幾號人大搖大擺就要進城,當即便是有個把總豪橫的攔在了前麵。
“慢著慢著慢著!”
“嘿,這位副千總爺,說你呢說你呢!你們是哪部的,看著麵生呢?可有報備手續?”
說著,幾十號人迅速便是朝著李春來一行人包過來。
看他們的裝備,明顯儘是戰兵。
李春來又仔細審視他們一遍,發現,這幫人個個麵上都掛著輕蔑之色,心裡隨之苦笑。
無怪乎說遼事難呢!
這他娘的,他李三爺帶著他的父老鄉親們千裡迢迢過來,是幫這些遼人打仗的,可他們呢?
把他們這些援軍當‘肥羊’看呢!
其實李春來剛才一直在尋找他們的上官,準備讓陳六子把手續遞過去,卻是一直沒找到。
誰知,這還沒咋靠近呢,這幫人已經主動跳出來!
李春來此時心裡還沒有確切答案,自不願多生事端,忙讓陳六子把手續遞過去,
這把總顯然不認字,不過,他身邊卻是有個讀書人模樣的隨侍。
這讀書人隨侍看了遍李春來的手續,忙是對著著把總的耳朵低低耳語起來。
“沂源第二千總?”
“這位副千總爺,你們居然是內廷的援軍,還自成一係啊。這倒是稀奇了。”
說著,他更加玩味的審視著李春來。
片刻,低笑道“這位副千總爺,卑職可不是坑您咋的,是咱們這邊,一直有規矩在!咱們也是職責所限,奉命行事哇!不知,副千總爺您,知道規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