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絢爛!
我的高中是我文學的啟蒙,讓我熱愛語文,熱愛曆史、政治,熱愛文字的思維也逐漸形成。
我知道我喜歡文字。我們班的語文老師很美,也很耐心。有一次我特地把自己描寫自卑心理的作文給她看。她也看得很認真,把自己的想法跟我們班主任曆史老師顏老師說了她寫的不錯,這文字在我們學生之間是優秀的,但是和好文章,成熟的文字比還是不夠的。
我若有所思,但寫文字的內心蓬勃發展。
高中時代我看了很多小說、散文,還有一些雜誌。我們高二分班也是文科班,喜歡語文的同學多了。很多同學上課偷偷看小說,擅長文字的同學就更多了,我也沒什麼特色了,語文成績也時好時壞。
“大智若愚、大道無術”。這個是高中一個文字很厲害的女生給我的畢業手冊裡的留言。如果現在的我會反駁“大智若愚、虛懷若穀”。
“像蓮花一樣”,是班級裡另一個很風雲的男生給我的留言。
我也知道學生手冊裡大家也儘量挑好話留言,希望多年之後看到後自己還會欣然一笑。但這兩句留言我印象最深。讓我後來讀到老子的《道德經》,發現自己當時和現在的不同和進步。
“斷惡修善”,修養有了,智慧也就來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章知我者稀,則我者貴。
絕聖棄智,虛心無我,謙下不爭,忘形釋智,放下便是。
放下,說的容易,其則不易。
在不斷的自我修心中,我才明白,修心是需要一股很強大的力量,斷惡修善。
“惡”不一定指的是你做的壞事。它可能是種邪念。一種糾纏你內心,不能言說的雜念。
像你腦海裡的疑心、躁心、多心、灰心、私心、貪心、嫉妒之心、驕傲之心、膽怯之心、恐懼之心、焦急之心、孤獨之心……
所謂的先知先覺者,從來是保持自由和獨立的不斷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