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絢爛!
百裡是我初一班級的同學,也是我的作家朋友。他的妻子也是我們的同班同學。他的妻子拉小提琴,他寫作,真的是天作之美。
百裡當時在創作他的文字的時候,我們也聊了一些。
我看了他的連載,在他的朋友圈下留言。
我“提個小小的意見不同人物對話還不夠體現出人物的鮮明個性”
他“我不想太講個性,隻想講人之常情”
我“嗯嗯,那我還沒讀到精髓……”
他“現在沒有什麼精髓,隻是在說鋪墊,人之常情,有仇必報,有恩必還!君子一諾,千金不換。沒有什麼爾虞我詐,我隻想虛構一個人與人之間完美的世界”
我“完美的世界應該是一笑泯千愁”
他“不,原諒是上帝的事,我們要做的是帶你去見上帝”
他“原諒,與忍讓絕不能構建和平完美的世界,隻有相互理解才是”
我“對。相互理解。所以很多中間的過程會恨糾結,需要溝通,需要時間。”
我“上帝也有偏愛之心的,因為女媧造人也是根據自己的喜好”
他“那你後麵會知道,為什麼會有偏心,其實不是偏心,是靈魂的喪失與空洞”
我“嗯,靈魂的不同,會有不同的人生和境遇。笑看人生吧。”
他“每一個人的靈魂從一開始是絕對公平的~但選擇不同與自我的迷失,外加靈魂能量的流失和懲罰,才會有不同的人生”
我“但生來會有原罪的……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無辜”
他“那你不能隻看這區區百年一世,我的認知,靈魂是會繼承下去的,萬物有靈,大道輪回,沒有無辜,不過是贖罪。”
我“嗯嗯。很有道理。我也這麼認為。很多因果也是因為輪回的繼續。”
他“萬事萬物皆有因果報應,有人偷笑,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
我“嗬嗬,豁達點。”
我的思維是永遠在努力自我認知和完善因果。
他的思維是對錯分明,總有因果。
他說“我還不是作家,隻有影響好幾代實力的人才稱之為家。”
我說“沒關係,彆人的評價,又不是自己吹牛。”其實我知道我們現在還隻能說是“寫手”。
他的作品科幻風格,我和岩石同學都不夠喜歡,我們喜歡走心的文字。
百裡如果能寫文學正史類的文字,可能會有一些成就。但雖然旁觀者清,自己的文字風格其實自己已經習慣了,所以一旦到了瓶頸期就很難改變。就像我自己一樣。
我想成為“大家”,一個真正博古通今,文字和口才雙全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