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絢爛!
昨天晚上去打羽毛球了。
我知道自己一運動,那個狀態就會來。有點擔心,但這麼多年一心就想克服,希望通過一次次的運動來“擊敗”這種“控心”狀態,但我也是感恩這種狀態,是它不斷激勵鼓勵鞭笞我的改變。再希望有這種強烈運動之後的酣暢淋漓的感覺,酸爽。
果不其然,開心地來了,等一輪羽毛球下來,那個狀態就真的來了。
又有點“活寶”,一種沉浸自我的狀態。
有個“姐姐”是我這次攝影課程認識的朋友,這次羽毛球剛好也一起參加。
她來的時候堅持騎自行車,本來我邀請她一起滴滴的,覺得天氣太冷了,但她並不介意,她說騎起來不會冷的。
羽毛球老師開始示範了動作,我們都在努力消化,有些人在磨動作,有些人在互動打球。因為我們大多初級羽毛球者都是高發球,不在規定的區域內,就隨性地打,而且打的目的就是讓對方接住。不像真正的羽毛球選手的那種規範性要求,規範性動作,得分才是關鍵。
我和“姐姐”一起打,她看我始終不敢嘗試規範發球動作,因為我知道我還沒練過,發不來。但她很仔細耐心地開始教我丁字步、從後往前揮球,扭腰,身體彆動。我認真地吸收,慢慢地練起來。但我知道這是需要時間的。
腦海裡在這樣那樣的對話,我知道這種狀態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是爆炸的,帶著歇斯底裡的憤怒,但昨天晚上我使勁克製,因為周圍的狀態讓我溫馨,所以我就傻乎乎地自己觀察、練動作、琢磨,講話和動作就像一隻“小綿羊”,腦海裡一直在和我對話,誇我可愛。即使這樣的時候也還是隨性而發,沒帶一絲刻意。
腦海裡開始勸我“你看,身邊的人都那麼有愛,不要再有憤怒了。”
“彆來乾擾我,讓我專注打球。”
“讓她專注。慢慢會褪去雜念和怒氣。”
我的腦海裡在克製對話,我的每一個動作又隨性而發。
我喜歡這種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感覺。所以我努力讓自己獨立又隨遇而安。
練了一些時間,我的右手就感覺到很酸,所以我在那休息,等“姐姐”打好了,一起回家。
因為我邀請她和我一起打滴,騎自行車太冷了。
結果她有認識的朋友,讓我乘她朋友的車一起回來。
後來下車了,我們又一起說說笑笑一起開心地回家。
可能她也覺得我很可愛。她問一句,我回答一句。“呢呢喃喃”,真的完全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經過了這麼久的對話,我其實很喜歡這種狀態,但又因為“控心”讓我很難受。
“你們到底希望她解脫出來嗎?既然希望她出來,那就彆控心,讓她自由,讓她開心、快樂。”
“我舍不得,我怕出來了,她就忘了我們,忘了來上海。”
“順其自然,上帝會有最好的安排,到時候你們隻要順勢推動就好了,隻要她願意,讓她紅還不容易嗎……重要的是她的’為天地立心’的宏偉誌向可以磨滅。”
之前我都喜歡自學,接下去要學著多去參加活動,邊學邊請教厲害的老師們,平台也會多起來。比如這次學習攝影認識了“姐姐”,認識了登山隊的師傅,等體質好起來,可以嘗試跟隊;岩石同學在循循打開我的眼界,推薦我領會音樂、戲曲、繪畫……舞蹈在堅持,爵士舞在私教;接下去我想學古典舞和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