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絢爛!
理性判斷,然後用心去愛。
我的腦海裡總有一些不好的回憶在糾纏。
比如我會帶著挑剔的,判斷的眼光去識人。
有句話“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記得剛畢業,二十多歲的時候去教堂參加年輕人聚會。有一次,有個女生坐在我旁邊,講話很嗲,我有點受不了,就自那以後,我和這個女生總是保持距離。這個女生有好幾個要好的教堂裡的女生朋友。我不喜歡她,她也討厭我。
其實我們內心也沒什麼討厭對方的理由,但就是討厭。彼此看不到對方的優點。後來我們把厭惡彼此表現得太看的出來。其實有些內心的喜好放在心裡就好。等經過一些彼此互幫互助後會另眼相待。很多時候,人和人的感覺是互相的,彼此的態度是完全改變的。但畢竟還是年少,所有的內心都表現得淋漓精致,不給彼此和好的機會。越積越深。
後來,我也漸漸不去教堂了,無心教會。在教堂的那兩年的回憶也因為這幾個人變得不美好。每每回憶起就有糾葛,會怪、會不寬恕,是自己抹不去的傷。
媽媽希望我爭口氣,有能力去教堂證道。
身邊的人也鼓勵我多看《聖經》,但很多原因,我真的無心教會,但我心裡有上帝。
我總會捫心自問“上帝是好的,但教堂裡的人不一定就好。”
一個人判斷得愈多,判斷得愈多,愛的就越少。
今天和卡卡老師聊到過去。
卡卡老師說“過去的自己都是不完美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過去的那個是真實的自己,是當下的你,不要過於否定、苛求那個自己。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大愛,去愛每個人。可能你當時的處理方式不對,但請相信你會一點點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孔夫子也有討厭的人,他也愛憎分明,他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要以直報怨。”
卡卡老師說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我徹底放下過去的那些糾葛,寬恕自己的不夠成熟,也是堅定自己未來的路。
所以對事業對人都一樣,我們要更好地去判斷人和事,判斷以後,更好地把我們深深的愛投入其中。
理性判斷,平等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