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朱雄英能上一次戰場,那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比如分封藩王,他自己也知道會釀成什麼樣的惡果。但依然任性的封了,還將勸諫的臣子給殺了。
又看了幾眼,他就轉身離開。
想到這裡,陳景恪心中已然有了決定。
利用伴讀的身份,潛移默化給朱雄英灌輸一些思想。
隻是上次服藥才第四天,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變化。
朱雄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隻是略微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
前世朱棣自己帶兵打仗,成為當時大明軍功最大的人,藩王被壓製沒機會立功。
“是,謝娘娘關心。”
檢查完他就很識趣的提出離開,將空間留給祖孫倆。
到時候不論是變法革新還是削藩,都要容易的多。
朱標活著還能靠威望壓製他們,等朱雄英繼位,那些藩王會服他嗎?
就算他們不敢造反,恐怕朱雄英想指揮他們也很難。
想要削藩遇到的阻力,會比漢文景二帝時期還要大,甚至不排除出現西晉八王之亂的局麵。
陳景恪心中一動,問道:“太孫想習武?”
朱標雖然寬仁,但能鎮得住所有人,就說明他不是軟弱之人。
缺鈣也不是三五天就能補起來的,抽筋兒的問題至少也要半個月才能好轉。
這可謂是意外之喜。
陳景恪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之前他隻想躺平,對未來的規劃也就是寫兩本醫書。
現在陳景恪教養生太極,倒是個不錯的辦法。
作為馬上得天下的皇帝,老朱比誰都明白軍權的重要性,反對此事的可能性極低。
見兩人很用心的學習,他遠遠就停下了腳步。
本來隻是讓他幫太孫調養身體,昨天那一番話說明他還是個明事理,懂得勸諫之人。
比如眼下,他不是想習武嗎,正好引導他從現在開始就打磨身體。
那麼就隻能指望朱雄英了。
陳景恪撓撓頭,實話實說道:“有點緊張,半宿才睡著。”
“額……謝娘娘,我知道了。”
所以這次並未對藥方做出調整。
而自己作為太孫伴讀,不出意外的話,中樞必有一席之地。
陳景恪並不知道朱元璋來過,更不知道自己昨天那一番話,獲得了朱元璋的認可。
就在兩人教學的時候,朱元璋走了進來。
“太孫現在習武還為之過早,不過倒是可以和我學習太極拳,慢慢的打磨身體。”
之前是考慮到朱雄英年幼,才沒有安排人教他習武。
馬秀英心下莞爾:“伱這孩子到是實誠,剛住進來都緊張,習慣就好了。”
此時他滿腦子都在思考,該如何給朱雄英灌輸知識,又灌輸哪些知識。
到時必然會養出一群手握重兵,又功績赫赫的藩王,
至於他上戰場的機會,看似不可能,實際上機會非常大。
陳景恪並沒有讓他休息,而是直接開始打起了太極。
很簡單的飯,粥、麵餅、一葷一素兩盤菜,還有一小碟鹹菜。
臨出門的時候,馬秀英告訴他:“兩日後葉先生就能入京,大本堂就可以開課了。”
“雖然陛下準許你不用去進學,但作為英兒的伴讀,第一天見先生你還是要去的。”
“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免得到時出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