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書裡他提出了壞血病這個概念,並指出了原因以及預防方式。
有時候通過小說傳播,比搞科普效果更好。
當然,這個事情等真正開海的時候,他會讓人給所有出海人員講的。
還有指南針之類的小物件,以及一些海洋生存技巧,也在書裡寫了出來。
科技樹也略微點了一下,火炮上船。
風帆戰列艦登場,火炮對轟是少不了的。
還有新式火銃,擊發更加方便,威力更大射程更遠。
這裡算是略微劇透了一點未來,為海軍發展指明方向。
媽祖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海洋女神護佑海洋平安。
不論海盜還是海商,還是水師官兵,亦或是生活在海邊的人,全都祭祀她。
那個給船長指南針的神秘女巫,是媽祖的廟祝。
虎鯨是海洋街溜子,被媽祖降服成為護衛。
因此對人類友善,不會主動傷害人類。
海豚是虎鯨的遠房親戚,一並追隨媽祖,喜歡為人類領航。
船長很多次遇到危險,都是靠著虎鯨和海豚才成功逃命。
這個故事他早就開始構思了,隻是一直都沒時間寫。
後來政務繁忙,也就慢慢息了這個念頭。
既然福清想寫小說,就丟給她試試。
有自己提供的設定和創意,就不信寫不出來。
不出意外,福清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由你口述,我執筆潤色,肯定能寫出最好的故事。”
陳景恪打趣道:“咱們夫妻合著此書,將來必是一段佳話。”
福清也是滿臉幸福,這正是她心中所想。
之後夫妻倆一起商量,完善這個故事。
——
朱棡大開殺戒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北方係的官吏無動於衷,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南方係的官員則氣憤不已,不少人在朝堂彈劾此事。
然而,朱元璋直接將證據甩到他們臉上,並且撂下一句話:
“清查人口和土地事關國本,任何人膽敢阻撓,皆從重處罰。”
一句話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也讓群臣心中發寒。
洪武大帝的屠刀有多狠,大家可記憶猶新。
胡惟庸案、趙瑁案、空印案,每一次都殺的血流成河。
殺起官吏和勳貴尚且毫無顧忌,更何況是一些普通百姓。
宗族勢力確實盤根錯節,可是在朝廷麵前脆弱的像一張紙。
見朱元璋動真格的,沒有人敢再勸,很多人開始擔憂不要牽連到自己身上。
不論南北方的官吏,都連忙寫信告知家裡人,配合朝廷的清查工作,千萬不要瞞報漏報。
也有人不死心,意圖遊說皇後和太子。
隻是這次他們連人都沒見到。
太子更是傳出話來,與其在這裡遊說,不如讓家裡人老實配合朝廷工作。
這下再傻的都明白,此事兩人是不會管了。
隻能派人去勸家裡人配合。
陳景恪一直關注著此事,也不得不承認,改革確實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大中央。
在洪武朝改革很難,也很容易。
難就難在很難說服朱元璋,容易就容易在,一旦說服他,什麼樣的法案都能貫徹到底。
朱元璋為何選朱棡負責此事,難道僅僅是因為朱標身體不好嗎?
不全是。
除了朱標身體不好,還有兩個原因:
一來是不想讓朱標背負罵名,二來有些事情他確實做不來。
朱棡性情殘暴,雖然經過朱標的勸說有所收斂,但也隻是不再隨意辱人殺人。
如果有合理合法的機會,他心中的猛獸依然會釋放出來。
而現在,朱元璋就是要釋放那頭猛獸。
作為藩王,替大哥背負一點罵名那不是很正常嗎。
錦衣衛五千五百人,除了留下五百人供朱元璋使喚,其餘人全部歸朱棡節製。
而朱棡將其中三千人,放在了福建、湖廣、江西三省,其目的不言而喻。
得知此事的時候,陳景恪也隻能歎息一聲,然後保持了沉默。
他沒有辦法阻止,也不會阻止。
不打散這裡的宗族社會,任何改革都無法推行下去。
也不能完全否認宗族的優點。
在動亂年代,宗族結寨自保,確實起到了極大的正麵作用。
有效的保護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保存了民間力量。
甚至可以說,秦漢唐宋時期漢人遷徙到南方,能站穩腳跟同化當地少數族裔,他們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時移世易,現在他們成了社會進步的阻礙者。
過於團結的宗族勢力,阻止朝廷改革。
他們瞞報土地、隱藏人口,在私下施行另一套管理製度。
宗族管理者就是天,可以隨意用宗法處置下麵的人。
說白了,即便大家是血親,依然有人是統治者,有人是被奴役者。
而且還是世世代代奴役,想逃都逃不掉。
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戶籍,宗法不允許給他們上戶口。
上了戶口就要繳納人頭稅,就要服徭役,就容易生出反叛之心。
沒有戶籍,一輩子都隻能為宗族服務。
所以,往往一家十幾口,可能戶籍上就隻有三五個人。
兄弟七八個,在朝廷的戶籍名冊裡可能就是獨子。
多出來的這幾個,就是宗族的奴隸。
男人尚且如此,女人麵臨的情況就更慘了。
明清時期的‘貞潔烈婦’,一大半都是宗族製造出來的。
而且宗族社會最容易藏汙納垢。
不論在外地犯下何等滔天大罪,返回家鄉捐點錢修條路,就能獲得宗族的庇護。
為了保護這些‘造福家鄉’的人,宗族敢於和律法抗衡。
這種事情直到二十世紀末都還普遍存在。
想要真正將攤丁入畝落到實處,就必須打散宗族社會,這樣才能讓新政策惠及每一個家庭。
朱棡就是那把刀。
很顯然,這把刀過於好用了。
等這個消息徹底傳開,其他地方的清查工作,突然變得順利了起來。
地方官吏積極配合,就連地方士紳也一個比一個積極主動。
一個較為準確的數字,即將出現在大明君臣的桌案前。
但就在這時,朱元璋將陳景恪叫了過去,指著將近半尺高的一摞資料說道:
“日本的具體情報傳回來了,就在這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